[发明专利]原生态金针梅茶制作工艺及产品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07525.1 | 申请日: | 201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8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祖帅;祖云红;祖云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夷山市神思金针梅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4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金针 制作 工艺 产品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制作工艺及产品,尤其是武夷岩茶中的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及产品。
(二)背景技术
正山小种红茶仅产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中心地带。清朝后期(18世纪)政府腐败时局动荡,百姓不能正常生活生产,就连处于武夷山深山的百姓也难幸免于灾难,也不能正常生活生产。在一年制茶季节里由于过境兵匪的扰乱,百姓纷纷逃离家园,丢下在制茶叶避祸去,待兵匪离境后回家继续加工的茶农发现原堆放的原料已变红发酵发出一种特别香味,无奈之中只好采取应急措施-松木明火烘培,结果无意中制造出一种新奇特的外形和香味创造了红茶制法-松枝烟熏法,茶制品香高带浓醉的松烟味,独具桂元汤的滋味。由此传播演变出武夷山多种工夫红茶的生产工艺,如金骏眉、银骏眉等。
在武夷山功夫红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产品,那就是在红茶制作工艺系列发展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原生态金针梅”,“原生态金针梅”精选武夷山脉高海拔区域七种优质名丛眉芽,以“祖传秘制工艺”为基础精制,茶形纤细,色泽乌中透黄,汤色金亮,被誉为“茶叶公主”。国家茶叶评定专家鉴定“原生态金针梅”为“品质优异,属武夷红茶中的上品”。福建武夷山的高端红茶品牌“原生态金针梅”,如今还是一个令人感觉神秘莫测的品牌,之所以用神秘莫测来说,一是因为其产量现在还仅仅能满足高端消费群体消费,在茶叶市场上难见其踪影,其身价与畅销不得不让人另眼相看,它只在一些五星级酒店和高端会所里人们熟悉的品牌红茶,其品牌在高端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二是其制作工艺始终是“原生态金针梅”制作工艺传人祖耕荣在传承先人红茶秘制工艺基础开发出的,秘而不宣的技术机密,“原生态金针梅”的制作工艺研究开始于1993年,研制技术持续了几年,每年研制出的产品都是有关方面的定制品。到2007年3月定制茶成为北京申奥委订制随团出国携带的礼品茶,“原生态金针梅”的制作工艺走向成熟。“原生态金针梅”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以海拔高度为标准选定基地,有独特生产工艺的支撑,“原生态金针梅”产品在七个基地的茶叶中采取“祖率”配比制作,产品口味独特难以被克隆,但是近年来,也有仿冒“原生态金针梅”现象出现,扰乱了市场。为保护“原生态金针梅”制作工艺及产品市场,“原生态金针梅”作工艺传人祖耕荣申请“原生态金针梅”制作工艺及产品的专利保护。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生态金针梅茶制作工艺及产品。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原生态金针梅茶制作工艺:
第一、原料采摘:
从武夷山脉高海拔区域优质名丛基地中采摘紫阳灵芽、紫芽大红袍、名丛铁罗汉、松针雀舌、仙霞梅占、白鸡冠六种优质茶芽按配比标准融合。配比标准是紫阳灵芽10%-25%、紫芽大红袍20%-30%、名丛铁罗汉10-25%、松针雀舌10%-25%、仙霞梅占20%-30%、白鸡冠10%-25%。
第二、萎凋工序:
采用室内加温萎凋,加温萎凋在专门的萎凋室内进行,萎凋室为木质结构。
第三、揉捻工序:
由于原生态金针梅茶型的特殊要求,采取特殊的揉捻方式,机械方式下的揉捻,用往复式运动方式的揉捻机械,且揉捻机械中与茶青接触的部件均为非金属材料。手工揉捻为将茶青包裹成条型布包,用往复式运动方式的揉捻。这种揉捻方式,可以形成针型茶型。
第四、过红锅:
过红锅即杀青的作用是利用瞬间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适时地停止茶叶发酵,保留较多的活性多酚类化合物免受氧化,使茶场鲜浓而甜醇叶底红亮,提高香味。
第五、发酵工序:
在木质结构发酵室中进行,揉捻叶装入发酵专用竹筐,放入发酵室发酵。第一个独特发酵工艺是:茶青堆中插若干根中间开有通孔的竹管以利通气氧化。另一个独特发酵工艺是,将发酵筐悬挂在加温室中,以取得最佳的发酵温度和湿度。
第六、烘焙工序:
将发酵好的茶青装入小陶罐中进行供焙。做法是发酵好的茶青装入小陶罐,用粽叶压口,然后将小陶罐码放在烘焙炉中烘焙。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制作实例进行说明:
原生态金针梅制作工艺:
(1)原料采摘:
采获紫阳灵芽、紫芽大红袍、名丛铁罗汉、松针雀舌、仙霞梅占、白鸡冠茶芽按配比标准融合,给出一种配比方案:紫阳灵芽15%、紫芽大红袍30%、名丛铁罗汉10%、松针雀舌15%、仙霞梅占20%、白鸡冠10%。采摘期在4月上旬-5月下旬左右采春茶。
(2)、萎凋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夷山市神思金针梅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武夷山市神思金针梅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7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净化消毒空调机组
- 下一篇:装饰性取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