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油茶籽油真实属性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99012.0 | 申请日: | 201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菊华;朱向荣;尚雪波;苏东林;张群;帅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杨斌 |
| 地址: | 41012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光谱 快速 鉴别 油茶 真实 属性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油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纯油茶籽油真实属性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树系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我国油茶林的种植面积约400万hm2,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安徽和贵州等省区,占全国木本油料植物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年产油茶籽超过60万吨。
目前,市场上的茶油品种包括100%野山茶油、100%茶籽油、茶籽(菜籽)调和油等,为了促进茶油质量的提高和防止掺假,对于100%纯油茶油,《GB 11765-2003油茶籽油》中规定采用国标纯茶油的定性试验(《GB/T 5539-2008 粮油检验 油脂定性检验方法》)和油茶籽油的特征指标脂肪酸组成作为100%纯茶油品质及真实属性的主要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然而,化学定性分析方法有时也不能准确判断茶油的纯正性,可能还需要同时采用色谱分析方法测定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该测定过程操作烦琐、检测时间长、试剂用量多且成本高。这些缺点限制了对大批量样品脂肪酸的测定,有必要寻找简单、快速、高精度的鉴别油茶籽油真实属性的定性方法来保证茶油品质。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在检测应用领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其在谷物的品质检测、酒的品质及酒龄检测、食用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检测等领域均有应用,然而,上述应用的领域、检测的对象、检测的项目及检测分析的具体方法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迄今仍未有人提出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100%纯茶油品质的检测,这不仅是因为茶油检测方法复杂,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少会将茶油属性检测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联系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检测迅速、安全环保、检测精度高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油茶籽油真实属性的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油茶籽油真实属性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待测油茶籽油光谱数据: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待测油茶籽油样品的光谱数据进行采集,以采集到的所述样品的平均光谱作为该样品的标准光谱;采集过程中,所述近红外光谱仪的参数控制如下:
近红外光谱扫描波数为10000 cm-1~4000 cm-1,
近红外光谱扫描次数为16~64次,
分辨率为4 cm-1~16 cm-1;
(2)光谱数据的处理:在步骤(1)采集的标准光谱中,选择谱带在5750 cm-1~6000 cm-1范围内的光谱数据作为处理对象,然后对所述处理对象先进行平滑处理,对平滑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再进行一阶导数处理,对一阶导数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再进行自归一化处理;
(3)分析模型的判定:将步骤(2)中自归一化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输入到已建立好的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中,利用马氏距离判别法测得该光谱数据在所述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并在该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中得到待测油茶籽油样品的样本点;判断所述样本点是否落在该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中划定的真样本区域内;如果该样本点落在所述真样本区域内,则待测油茶籽油样品为纯油茶籽油,反之为假;
所述真样本区域在该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中的范围为:横坐标取值为0.3739~1.3515,纵坐标取值为1.7642~2.7653。
在上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油茶籽油真实属性的检测方法中,所述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优选是通过以下方法步骤建立:
(a)样本选取及其真实属性的确定:随机选择足够数量的不同油茶籽油样本,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个油茶籽油样本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百分含量,根据测定的结果确定出各个油茶籽油样本的真实属性,并将真茶油判定值设为0,假茶油判定值设为1;
(b)样本光谱数据的采集:采用近红外光谱仪对所述的各个油茶籽油样本进行光谱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所有油茶籽油样本光谱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两部分;本步骤中近红外光谱仪的参数控制与所述步骤(1)中近红外光谱仪的参数控制相同;
(c)样本光谱数据的选择:以上述步骤(b)中训练集的光谱数据作为选择来源对象,选择谱带在5750-1 cm-1~6000cm-1范围内的共计66个变量的光谱数据作为建模用光谱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9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入式紫外吸收在线分析仪
- 下一篇:水质中氰化物在线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