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油茶籽油真实属性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99012.0 | 申请日: | 201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菊华;朱向荣;尚雪波;苏东林;张群;帅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杨斌 |
| 地址: | 41012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光谱 快速 鉴别 油茶 真实 属性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油茶籽油真实属性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待测油茶籽油光谱数据: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待测油茶籽油样品的光谱数据进行采集,以采集到的所述样品的平均光谱作为该样品的标准光谱;采集过程中,所述近红外光谱仪的参数控制如下:
近红外光谱扫描波数为10000 cm-1~4000 cm-1,
近红外光谱扫描次数为16~64次,
分辨率为4 cm-1~16 cm-1;
(2)光谱数据的处理:在步骤(1)采集的标准光谱中,选择谱带在5750 cm-1~6000 cm-1范围内的光谱数据作为处理对象,然后对所述处理对象先进行平滑处理,对平滑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再进行一阶导数处理,对一阶导数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再进行自归一化处理;
(3)分析模型的判定:将步骤(2)中自归一化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输入到已建立好的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中,利用马氏距离判别法测得该光谱数据在所述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并在该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中得到待测油茶籽油样品的样本点;判断所述样本点是否落在该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中划定的真样本区域内;如果该样本点落在所述真样本区域内,则待测油茶籽油样品为纯油茶籽油,反之为假;
所述真样本区域在该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中的范围为:横坐标取值为0.3739~1.3515,纵坐标取值为1.7642~2.76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油茶籽油真实属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是通过以下方法步骤建立:
(a)样本选取及其真实属性的确定:随机选择足够数量的不同油茶籽油样本,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个油茶籽油样本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百分含量,根据测定的结果确定出各个油茶籽油样本的真实属性,并将真茶油判定值设为0,假茶油判定值设为1;
(b)样本光谱数据的采集:采用近红外光谱仪对所述的各个油茶籽油样本进行光谱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所有油茶籽油样本光谱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两部分;本步骤中近红外光谱仪的参数控制与所述步骤(1)中近红外光谱仪的参数控制相同;
(c)样本光谱数据的选择:以上述步骤(b)中训练集的光谱数据作为选择来源对象,选择谱带在5750-1~6000cm-1范围内的共计66个变量的光谱数据作为建模用光谱数据;
(d)样本光谱数据的处理:对步骤(c)中选择的建模用光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即对所述建模用光谱数据先进行平滑处理,对平滑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再进行一阶导数处理,对一阶导数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再进行自归一化处理;
(e)初步分析模型的确立:根据步骤(d)中经自归一化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测定出所述训练集中各个油茶籽油样本的马氏距离,同时结合步骤(a)中测定的所述训练集中各个油茶籽油样本的判定值,建立起划设有所述真样本区域的初步分析模型;
(f)初步分析模型的验证:以上述步骤(b)中预测集的光谱数据作为选择来源对象,选择谱带在5750cm-1~6000cm-1范围内的共计66个变量的光谱数据作为验证用光谱数据;对该验证用光谱数据进行上述步骤(d)的数据处理,然后据此测定出所述预测集中各个油茶籽油样本的马氏距离,并结合所述初步分析模型进行验证,确定出最终的油茶籽油鉴别分析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90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入式紫外吸收在线分析仪
- 下一篇:水质中氰化物在线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