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跳起飞的微型扑翼飞行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6245.5 | 申请日: | 201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江龙;陈述平;李龙;袁忠秋;唐溧克;张青春;刘天琦;窦志龙;刘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0 | 分类号: | B64C33/00;B64C33/02;B64D4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跳 起飞 微型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扑翼飞行器和弹跳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跳起飞的微型扑翼飞行器。
技术背景
微型扑翼飞行器(Flapping-Wing Micro Air Vehicle ,简称FMAV)是一种模仿鸟类或昆虫飞行的新型飞行器,与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将举升、悬停和推进功能集成于一体,无需螺旋桨或喷气装置,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军事上,微型扑翼飞行器可以装备到士兵班,进行敌情侦察及战场破坏评估;可作为反辐射和微型攻击武器,摧毁敌方雷达等电子设施;可以携带微型战斗部件执行攻击任务,用于目标搜索和通信中继;可方便地监测化学、核或生物武器,并标定危险区域;可用于侦察建筑物内部情况,适用于城市、丛林等多种作战环境;还可用于边境或海防缉私巡逻,用于监视、监听、辅助解救人质。同时,微型扑翼飞行器也可推广至民用领域,可用于山区、城市或室内等复杂环境下的侦察、跟踪任务;可在化学或辐射等有害环境下进行侦察、干扰、救护、救生定位等特殊任务;可用于搜寻灾难幸存者和有毒气体或化学污染源;也可用于森林防火和测量农业生产中氨的浓度、监测病虫害;同时可用于地质勘探、野外考察、旅游探险、鸟瞰摄影、高空广告拍摄等诸多方面。
目前常用的微型扑翼飞行器需要辅助的方式自主起飞,如用弹射器弹射或手置飞行器来起飞,而且不能稳定降落,易损害飞行器,同时无法实现飞行器的自主起飞–降落–起飞的工作循环,导致扑翼飞行器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弹跳机器人是一项集成控制技术、机械传动技术、能量存储/释放技术、传感器技术的机器人系统,可通过自身的蓄能、触发等动作实现自主循环跳跃,研究将弹跳机器人技术应用到微型扑翼飞行器的设计,为扑翼飞行器的自主起飞及循环工作提供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微型扑翼飞行器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弹跳起飞的微型扑翼飞行器。
一种弹跳起飞的微型扑翼飞行器, 包括机身、仿生扑翼、驱动机构、弹跳装置、控制系统和尾翼,机身为其余各部件的安装固定基础;仿生扑翼为凸起式设计且左右对称,其前端连接驱动机构,后端固定于机身末端,飞行器飞行的升力和推进力由两翼扑动产生;驱动机构安装于机身前部,通过齿轮传动将微型直流电机的转动转化为仿生扑翼的扑动;弹跳装置安装于机身下部,带动飞行器实现自主起飞,飞行器降落时对其缓冲;控制系统安装于机身上腹部,通过导线与驱动机构和弹跳装置连接,提供弹跳装置蓄能、触发及微型扑翼飞行器飞行的能量,同时控制微型扑翼飞行器的动作;尾翼安装于机身尾部,保持机体飞行的平衡。
所述的机身由面部、上梁、下梁及连接上、下梁的胸肋、腰肋和腹肋组成,面部截面为三角星形,上梁前端垂直连接于面部中上部,下梁前端连接于面部下端,上梁、下梁后端相交于机身末端。
所述的仿生扑翼由机翼骨架和蒙皮组成,左右扑翼对称,机翼骨架前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机翼骨架为凸起式设计;蒙皮外缘形状与机翼骨架一致,并粘附在机翼骨架上,蒙皮后端套装于机身末端;机翼骨架由轻质直杆构成,蒙皮由轻质塑料薄膜制成。
所述的驱动机构安装于机身前部,由微型直流电机、齿轮及杆件构成,微型直流电机转轴安装有下齿轮,下齿轮与上齿轮之间设有同心同轴双齿轮,下齿轮与同心同轴双齿轮的大齿轮啮合,同心同轴双齿轮的小齿轮与上齿轮啮合,上齿轮连接有摇杆,摇杆另一端与两根连杆相互铰接,两连杆上分别平行固定有圆柱管,圆柱管内部安插机翼骨架前端的连接杆。
所述的弹跳装置由蓄能记忆合金弹簧、前臂、蓄能扭簧、后臂、第一挂钩、触发扭簧、稳定杆、触发记忆合金弹簧、第二挂钩组成,前臂一端固定于机身腰肋下端并连接蓄能记忆合金弹簧,另一端连接蓄能扭簧,蓄能扭簧的另一端与后臂连接,后臂尾部连接触发扭簧底部,触发扭簧顶部安装第二挂钩,第二挂钩另一端连接触发记忆合金弹簧,触发记忆合金弹簧另一端连接在稳定杆中部,稳定杆中部固定于后臂末端且与后臂垂直,蓄能记忆合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挂钩。
所述的控制系统由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及导线组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电路和驱动电路。
所述的尾翼左右对称,断面为倒T型,由连接杆、平尾骨架、平尾薄膜、垂尾组成,连接杆固定于机身尾端;平尾骨架由两根等长轻质侧直杆构成;等腰三角形轻质平尾薄膜外缘粘附在平尾骨架上;垂尾呈直角三角形,由轻质薄板制成并垂直粘于平尾中轴线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6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