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洞实验获得多路连续空降轨迹的模拟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94317.2 | 申请日: | 2011-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8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惠增宏;张彬乾;焦予秦;金承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洞 实验 获得 连续 空降 轨迹 模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风洞实验获得空降物体空间轨迹的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高效完成多路连续空降任务是大型运输机先进性和空降物体的能力的重要标志。连续多路空降可以缩短时间和距离,减少投放误差,缩小空降物体的着陆范围,降低对着陆场的面积要求。在多路连续空降构型下,飞机多个舱门同时打开,外部气流和内部串流相互干扰,飞机和空降物体处于非定常流动环境中,严重影响飞行安全。采用飞行实验解决此问题成本高、危险性大。使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由于要进行很多假设和边界条件的限制,可以给出一些指导性的结论,但与真实的飞行状态还有较大的差距。而在风洞中进行弱干扰条件下的多路连续空降实验,可较为全面模拟实际的复杂流动环境,真实、快速、准确获得运输机在外部气流和内部串流相互干扰时空降物体轨迹的各种数据。为此,国内外都在积极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例如:文献《Aerodynamic Forces on an Airdrop Platform》和《The Motion and Aerodynamics of an Airdrop Platform》在水洞中对空投平台的气动力进行了研究分析,但是此平台不能有效捕捉动态流体的短暂特性。文献《Four-Powers Long Term Technology Projects:“Airflow Influence on Airdrop”and “2nd precision Airdrop Improvements”》在风洞中对典型运输机进行各种外形的详细风洞实验,包括舱门不开启、后门开启、侧门开启、各种甲板角度等,并全面进行了流动流场的研究,用PIV(粒子图像测速仪)、激光片光、多孔探头测量流场的动态特性,如机身的上体回扫涡和后门开启涡,然后与CFD结果进行比较。以上文献均在风洞及水洞对空降构型及其产生的复杂流场进行实验研究。综合国内外公开的研究资料,结合我国目前实际飞行平台尚未完善、在风洞中还未见到连续投放的实验的情况,进行风洞模拟空降的条件更应该接近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在风洞中要真实模拟飞机的空降运动大部分是从不同位置进行的,飞机多个舱门同时打开,外部气流和内部串流相互干扰,另外在多路连续空降时和飞机攻角或侧滑角较大时,飞机受到的气动载荷是不稳定的,同时飞机、空降物体和牵引伞包处于非定常流动环境中又增加了不稳定。所以根据多路连续空降轨迹所进行的模拟系统的要求通过以下技术1、获得空降物体出舱时的姿态、作用力及运动全过程空间动态轨迹。2、必须模拟动态载荷对飞机操控性的影响,确定安全边界。3、由于运输机模型内部空间有限,必须满足多路连续投放的条件。4、最终达到获得多个舱门开启不同组合状态对飞机气动载荷不稳定的规律,提供数值仿真和控制系统所需的数据。现有技术尚无法获得多个舱门开启不同组合状态对飞机气动载荷不稳定的规律和提供数值仿真和控制系统的数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无法获得多个舱门开启不同组合状态对飞机气动载荷不稳定的规律和提供数值仿真和控制系统的数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洞实验获得多路连续空降轨迹数据的模拟系统,可以获得空降物体出舱时的姿态、作用力及运动全过程空间动态轨迹并对飞机操控性的影响而确定安全边界,采用MEMS(微型机电系统)技术研制微型尺寸连续投放机构以满足多路连续投放的条件,并得到多个舱门开启不同组合状态对飞机气动载荷不稳定的规律和提供数值仿真和控制系统的数据,并为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风洞、模型支撑系统、运输机模型、气动力测量系统、测力天平、工业控制机、环境评估系统、特征样本数据库、角度控制系统、两个同步控制系统、四个投放机构、两台具有两个镜头可分别控制的高速摄影机和四个物体模型。运输机模型通过模型支撑系统安装在风洞中,测力天平安装在模型支撑系统和运输机模型之间,角度控制系统控制模型支撑系统进行角度转动,进而使运输机模型改变迎角和侧滑角,测力天平的输出信号通过气动力测量系统传输到工业控制机;四个投放机构分别安装在运输机模型的左前位置、左后位置、右前位置和右后位置,工业控制机通过左路同步控制系统控制左前投放机构和左后投放机构同步投放空降物体模型,通过右路同步控制系统控制右前投放机构和右后投放机构同步投放空降物体模型,环境评估系统连接特征样本数据库导入计算得到的标准参数与实验的参数进行比对,进行验证,一台高速摄影机的两个镜头分别放置在运输机模型的左前端和右前端,另一台高速摄影机的两个镜头分别放置左后端和右后端,分别拍摄四个空降物体模型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4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具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电气设备维修用的收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