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功率测量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92282.9 | 申请日: | 201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孟德香;梁童;张冬晨;孙超;何继伟;陈彦名;程楠;宋智源;徐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功率 测量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功率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机也越来越灵敏,若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功率较低的干扰信号,便可能造成接收机接收到的正常通信信号较差,从而导致通话质量降低,严重时会引起掉话。因此,为了保证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测量移动通信系统中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是否超过接收机能够容忍的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
目前,接收机可容忍的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要低于移动通信系统停机(即移动通信系统中无信号传输)时的底噪功率,大约在-110毫分贝(dBm)左右。底噪,也称为背景噪声,是指移动通信系统中除有用信号以外的总噪声。通常,移动通信系统停机时,底噪只有空间热噪声,当移动通信系统运行时,由于引入了其他噪声,从而使得底噪相对于空间热噪声会有一定幅度的抬升,抬升水平与技术体制和业务负荷相关。底噪功率越高,一些功率较低的干扰信号会被底噪淹没,从而很难测量到其干扰功率。
因此,为了获得移动通信系统中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需要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底噪功率较低时进行测量。目前,为了测量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通常采取对移动通信系统执行暂时的停机操作,即停止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通信信号,但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的测量方案中,停机操作会中断移动通信系统的业务,导致对移动通信系统及用户带来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功率测量方法及装置,用以在TDD移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时,实时测量该TDD移动通信系统中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功率测量方法,包括:
在时分双工TDD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帧的保护间隔中,监测预设的测量时间点的到达;
在监测到测量时间点到达时,测量所述TDD移动通信系统在所述测量时间点的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功率测量装置,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在时分双工TDD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帧的保护间隔中,监测预设的测量时间点的到达;
测量单元,用于在监测到测量时间点到达时,测量所述TDD移动通信系统在所述测量时间点的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功率测量方法及装置,当TDD移动通信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在通信帧的保护间隔的指定时间点,实时测量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由于通信帧的保护间隔不传输通信信号,因此,在保护间隔中,TDD移动通信系统底噪水平较低,由此,实现了在TDD移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时,实时测量该TDD移动通信系统中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干扰功率测量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中,TDD移动通信系统中,通信帧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出的保护间隔的底噪功率不高于预设的底噪功率阈值的时间段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续干扰时,测量到的干扰功率分布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周期性非连续干扰时,测量到的干扰功率分布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周期性非连续干扰时,测量到的干扰功率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种类型干扰信号的累积分布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量TDD移动通信系统中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干扰功率测量装置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在TDD移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时,实时测量该TDD移动通信系统中干扰信号的干扰功率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功率测量方法及装置。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2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