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江河入海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9110.6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陶松垒;滕一峰;赵志方;陈丽君;魏博闻;应林江;沈波;陈国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3/04;E02B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江河 入海口 方法 | ||
1.一种治理江河入海口方法,包括消能促淤、地基处理、分流聚沙、硬壳堤坝、引河开挖、闸门建造和种植固砂。其特征是:第一步,首先对入海口岸进行勘测,找到江中礁或江边突出的山嘴、矶头,摸清地质地貌和的水文状况,了解相对稳定的纵向隆起的沙坎,及变迁规律;第二步,在喇叭口临海段的中部打设排桩和抛填石笼,实施促淤消能和地基处理措施,建成防波堤;第三步,在河道渐宽段的江中礁或江边突出的山嘴、矶头上设置分流鼻子堤坝,并在分流鼻子堤坝的一侧建造闸门,开挖引河;第四步,沿着分流鼻子堤坝的两侧至少筑一道硬壳堤坝,并顺着自然流线形状逐渐向下游伸展,形成两条河道;第五步,一边逐渐向下游建造硬壳堤坝,一边对河道进行疏浚,并将疏浚清淤的泥沙就近堆放于硬壳堤坝圈闭的范围内,形成人工岛;第六步,在人工岛上设置岛中湖,取湖中的泥沙加高周边堤坝的高程;第七步,在人工岛和岛中湖的周边种植固砂,并沿边护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江河入海口方法,其特征是:在临海段的中部打设排桩和抛填石笼,建成防波堤,改变临海段江面宽广,水深不大,泥沙无规则堆积,河床多变的状况;在防波堤的两端形成急流区,越来越深,临海段的中部形成缓流区,越来越浅,利用自然潮能的力量,使泥沙不断沉积于此,逐渐冲积形成人工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江河入海口方法,其特征是:分流鼻子堤坝是做一个鼻子形状的高出历史高水位的堤坝,并将开挖闸基和引河的土石方堆筑于分流鼻子堤坝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江河入海口方法,其特征是:沿着分流鼻子堤坝的两侧插设呈S型的硬壳板桩,在S型硬壳板桩的两端设有互锁扣槽,以使板桩之间联成一体,互为支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江河入海口方法,其特征是:硬壳堤坝按照自然流线形状逐渐向下游伸展,形成一主一副两条河道,在没有支流加入的情况下,主河道的截面积是上游江河平均截面积的60-80%,副河道的截面积是上游江河截面积的50-7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江河入海口方法,其特征是:在人工岛上种植红树林、互花米草,用于消浪、促淤、固砂和护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91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