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色剂和调色剂颗粒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4075.9 | 申请日: | 201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上仓健太;谷内信也;吉崎和已;胜田恭史;镝木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G03G9/0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 颗粒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记录方法如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磁记录法和调色剂喷射法的调色剂。本发明还涉及调色剂颗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在采用电子照相法的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中,处理速度已经迅速提高,需要显影性能、可转印性和低温定影性能出众的调色剂。特别地,由于低温定影性有助于节省能耗,其被认为是近来强烈要求满足环境政策的种类的调色剂研究及开发中的重要因素。
同时,随着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市场的日益扩张,已经要求调色剂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贮存和使用时仍然能够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性能。进一步地,由于基于实现装置更加小型化和静音化的观点在装置主体中采用无风扇设计,使得装置内的温度趋于升高。基于此原因,还要求调色剂具有更高的耐热性。
为同时实现显影性能、转印性、低温定影性和耐热性的改进,业已研究了具有所谓核-壳结构的调色剂。这类调色剂设计为使得调色剂颗粒表层具有耐热性和耐久性,调色剂颗粒的内层具有低温定影性。
为提供能够实现即使在低温定影下也具有高光泽度的图像,并且即使在严苛使用条件下也具有高耐久性的调色剂,日本专利特开No.2008-268366公开了其中在核与壳之间插入具有特定酸值和具有低分子量的乙烯基极性树脂的调色剂。日本专利特开No.5-150549公开了生产悬浮聚合调色剂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当采用悬浮聚合法生产调色剂时,添加具有9.0-15.0((cal/cm3)1/2)的SP(溶解度参数)值和具有比粘结树脂高的玻璃化转变点的树脂。日本专利特开No.2008-064837公开了采用一层或多层壳覆盖核的核壳结构的调色剂,其中一个壳层包含蜡,和形成壳层的树脂中,表现出最大SP值的树脂的SP值与粘结树脂的SP值之差为0.20-0.70((cal/cm3)1/2)或更小。
发明内容
然而,目前,要求调色剂具有更高水平的耐热性,和上述已知技术在获得具有期望水平耐热性的调色剂方面存在困难。更加难以获得满足更高显影性能、更高转印性和出众的低温定影性,同时保证期望水平的耐热性的调色剂。本发明的方面涉及提供可同时满足更高显影性能、更高转印性和出众的低温定影性,和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证令人满意的贮存稳定性和即使在高温下使用也具有出色的耐久性的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极性树脂H和极性树脂L的调色剂颗粒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颗粒通过在水系介质中造粒得到,极性树脂H和极性树脂L分别为含有羧基并且具有3.0(mgKOH/g)以上酸值的极性树脂,其中当用δB((cal/cm3)1/2)表示粘结树脂的SP值,用δH((cal/cm3)1/2)表示极性树脂H的SP值,和用δL((cal/cm3)1/2)表示极性树脂L的SP值时,满足下式:
8.70≤δB≤9.50
1.00≤δH-δB≤3.00
|δL-δB|≤0.70,
其中当用TgH(℃)表示极性树脂H的玻璃化转变点,和用TgL(℃)表示极性树脂L的玻璃化转变点时,满足下式:
65.0≤TgH≤85.0
75.0≤TgL≤105.0
TgH<TgL,
其中当用MwH表示极性树脂H的重均分子量和用MwL表示极性树脂L的重均分子量时,MwH为5.0×103-1.5×104,和MwL为1.0×104-3.0×104,其中相对于100.0质量份的粘结树脂,极性树脂H的含量为1.0质量份-10.0质量份,和相对于100.0质量份的粘结树脂,极性树脂L的含量为5.0质量份-25.0质量份。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生产用于调色剂的调色剂颗粒的调色剂颗粒生产方法。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能够同时满足较高显影性能、较高转印性和出众的低温定影性,同时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证令人满意的贮存稳定性和即使在高温下使用时也能保证出众的耐久性的调色剂。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1C为具有搅拌叶片的搅拌装置的示意图。
图2A-2F为具有定子和转子的搅拌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