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色剂和调色剂颗粒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4075.9 | 申请日: | 201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上仓健太;谷内信也;吉崎和已;胜田恭史;镝木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G03G9/0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 颗粒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调色剂,其包含调色剂颗粒,所述调色剂颗粒包含:
粘结树脂;
着色剂;
极性树脂H;和
极性树脂L,
其中
所述调色剂颗粒通过在水系介质中造粒得到,和
所述极性树脂H和所述极性树脂L各自为含有羧基并具有酸值为3.0(mgKOH/g)以上的极性树脂,
其中当由δB((cal/cm3)1/2)表示所述粘结树脂的SP值,由δH((cal/cm3)1/2)表示所述极性树脂H的SP值,和由δL((cal/cm3)1/2)表示所述极性树脂L的SP值时,满足下式:
8.70≤δB≤9.50
1.00≤δH-δB≤3.00
|δL-δB|≤0.70,
其中当由TgH(℃)表示所述极性树脂H的玻璃化转变点,和由TgL(℃)表示所述极性树脂L的玻璃化转变点时,满足下式:
65.0≤TgH≤85.0
75.0≤TgL≤105.0
TgH<TgL,
其中当由MwH表示所述极性树脂H的重均分子量和由MwL表示所述极性树脂L的重均分子量时,MwH为5.0×103-1.5×104,和MwL为1.0×104-3.0×104,和
其中
相对于100.0质量份的所述粘结树脂,所述极性树脂H的含量为1.0质量份-10.0质量份,和
相对于100.0质量份的所述粘结树脂,所述极性树脂L的含量为5.0质量份-25.0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δH为10.00-1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δL为8.80-1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当由AvB(mgKOH/g)表示所述粘结树脂的酸值,由AvH(mgKOH/g)表示所述极性树脂H的酸值,和由AvL(mgKOH/g)表示所述极性树脂L的酸值时,满足下式:
0.0≤AvB≤2.0
5.0≤AvH≤20.0
8.0≤AvL≤25.0
AvH<Av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各所述极性树脂H和所述极性树脂L包含羟基,和当由OHvH(mgKOH/g)表示所述极性树脂H的羟值和由OHvL(mgKOH/g)表示所述极性树脂L的羟值时,满足下式:
15.0≤OHvH≤30.0
8.0≤OHvL≤2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极性树脂L为乙烯基类树脂,和所述极性树脂H为聚酯类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极性树脂L的峰值分子量Mp为1.0×104-3.0×104,当由α(mgKOH/g)表示分子量在小于Mp的范围内的低分子量组分的酸值,和由β(mgKOH/g)表示分子量在不小于Mp的范围内的高分子量组分的酸值时,满足0.8≤α/β≤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包含具有磺酸基、磺酸盐基或磺酸酯基的聚合物或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0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