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跟踪复合式测量的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4035.4 | 申请日: | 201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0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杰;王金栋;费致根;邓玉芬;贾天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跟踪 复合 测量 数控机床 精度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精密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跟踪复合式测量的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机床的精度与精度稳定性是机床的重要技术指标。单纯依靠提高零件设计、制造和装配的水平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成本昂贵甚至难以实现。快速准确地对机床系统误差的测量与补偿已成为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很多,如几何误差、力变形误差、热变形误差、动态误差等,其中几何误差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最大,作为系统误差,易于进行误差补偿,所以是机床误差检测与补偿的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检测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实物基准测量法、激光干涉测量法、正交光栅测量法、球杆仪等,其中以激光干涉仪最为常用,激光干涉仪虽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检测周期较长,上述其它方法在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以及通用性上也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高精度、快速的检测要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测量机器人的动作以及一些大型工件装配的要求,三维坐标动态跟综测量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目前,一些国家已将激光跟踪仪应用到机床精度检测领域,我国虽也有采用激光跟踪仪对机床进行精度检测,但多为单站法直接测量,由于转角的测量精度有限,而且角度测量本身的测量不确定会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同时由于大气折射率的影响,角度本身也难于精确测量,与激光干涉的测量精度相差甚远,影响了空间坐标整体精度,当检测高精度数控机床时,测量精度无法保证。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方法的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出数控机床精度的新方法,为提高数控机床精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激光跟踪复合式测量的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方法,并给出该方法的测量步骤以及测量数据处理过程,该方法具有快速、精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要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复合式测量的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多路分时测量步骤
测量时,控制数控机床按照预先设定的路径在三维空间或二维平面进给,并在其运动路径上设置有多个测量点,其中A0为初始测量点,一台激光跟踪仪先后在至少三个基站位置,对数控机床相同的运动轨迹进行测量,当数控机床运动到各测量点位置时,数控机床停止运动,记下该测量点位置处激光跟踪仪的测距读数和测角读数,当所有测量点测量完成后,得到不同测量点处的激光跟踪仪的测量数据;然后将激光跟踪仪移动到其它基站位置,重复上述测量过程,直至在所有基站位置都完成了对数控机床运动的测量;
(2)测量所得数据处理步骤
包括以下子步骤:
A、基站位置初值的确定
将测量点在仪器坐标系XYZ下的坐标转化到机床坐标系X′Y′Z′下,利用测量得到的O′X′轴上多个测量点的坐标拟合出O′X′轴在XYZ坐标系中的方向余弦,同理拟合出O′Y′的方向余弦;根据向量积的运算,得到O′Z′轴的方向余弦;设O′X′、O′Y′和O′Z′三轴矢量在XYZ坐标系下的方向余弦分别为:a1={l1,m1,n1}、a2={l2,m2,n2}、a3={l3,m3,n3},
X′Y′Z′坐标系原点O′即激光跟踪仪所测得初始测量点A0在XYZ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0,y0,z0),令XYZ坐标系中任一点P(x,y,z)在X′Y′Z′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P′(x′,y′,z′),由空间解析几何可知P与P′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0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