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0691.7 | 申请日: | 201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杜宁峻;谷因奇;蔡天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宁峻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6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巷道 透水 救援 | ||
1.一种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援舱(2)、蓄水装置、螺旋推进器(8)、操控系统、控制缆线收放装置(13);该蓄水装置设置蓄水器及蓄、排水系统;该救援舱(2)设置密封舱盖(1),并同该蓄水装置、螺旋推进器(8)连接构成一体;该设置位置监测器(4)的操控系统通过控制缆线收放装置(13)连接线控末端的供电装置,并以井下巷道作为移动参照物,通过位置监测器(4)监测救援舱(2)与积水巷道的距离信号参数,相应输出控制救援舱(2)的移动及安全浮降指令参数分别给螺旋推进器(8)和蓄水装置;控制缆线收放装置(13)随救援舱(2)的移动收放控制缆线。
2.一种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援舱(2)、蓄水装置、螺旋推进器(8)、操控系统、控制缆线收放装置(13),以及供电装置;该蓄水装置设置蓄水器及蓄、排水系统;该救援舱(2)设置密封舱盖(1),并同该蓄水装置、螺旋推进器(8)连接构成一体;该操控系统(11)设置位置监测器(4),并以井下巷道作为移动参照物,通过位置监测器(4)监测救援舱(2)与积水巷道的距离信号参数,经连接的控制缆线传输到终端操控系统,并接收其相应输出控制救援舱(2)的移动及安全浮降参数分别给螺旋推进器(8)和蓄水装置;该供电装置与各系统、装置的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缆线收放装置(13)随救援舱(2)的移动收放控制缆线。
3.一种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援舱(2)、蓄水装置、螺旋推进器(8)、操控系统、以及控制缆线收放装置(13);该蓄水装置设置蓄水器及蓄、排水系统;该救援舱(2)设置密封舱盖(1),并同该蓄水装置、螺旋推进器(8)连接构成一体;该操控系统设置位置监测器(4),通过控制缆线连接终端操控系统的供电装置,并以井下巷道作为移动参照物,通过位置监测器(4)监测救援舱(2)与积水巷道的距离信号参数,经连接的控制缆线传输到终端操控系统,且接收其相应输出控制救援舱(2)的移动及安全浮降参数分别给螺旋推进器(8)和蓄水装置;控制缆线收放装置(13)随救援舱(2)的移动收放控制缆线。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系统设置水位监测器(10)、救援探测器(5)、救援照明装置(6),并接收各装置监测或探测到的信号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援舱还包括舱体平衡装置(7)。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气囊装置(14)。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缆线是多芯复合缆线;该多芯复合缆线中的一路空芯管路是输气管路。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装置是柔性蓄水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蓄水装置的蓄水器是袋式蓄水器。
10.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装置的蓄水器是刚性蓄水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井下巷道透水线控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援舱(2)设置带锁扣串接接口。通过连接另一救援舱(2)控制缆线的末端进行多个救援舱(2)的密封串接;最后一个救援舱(2)的控制缆线末端密封连接终端操控系统的带锁扣串接接口,并且由终端操控系统通过多芯控制缆线与每个线控救援舱操控系统进行多通道连接,传输控制参数并记录每个线控救援舱的监测参数、运行参数和探测信息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宁峻,未经杜宁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06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热氧传感器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雾化降温器关闭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