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接腐熟作物秸秆还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4633.3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烈;杨涛;陈玉峰;袁庆丰;胡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8;C12N1/14;C05F11/08;C12R1/125;C12R1/865;C12R1/685;C12R1/885;C12R1/465;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接 腐熟 作物 秸秆 还田 复合 微生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快速腐熟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菌种配制:
菌种 重量百分比 菌种 重量百分比
枯草芽孢杆菌 5%-50%; 酿酒酵母 1%-35%;
黑曲霉 1%-30%; 拟康氏木霉 0.5%-30%;
黄胞原毛平革菌 0.1%-20%; 白浅色链霉菌 0.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腐熟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菌种配制:
菌种 重量百分比 菌种 重量百分比
枯草芽孢杆菌 5%-45%; 酿酒酵母 3%-30%;
黑曲霉 2%-30%; 拟康氏木霉 1%-30%;
黄胞原毛平革菌 2%-20%; 白浅色链霉菌 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腐熟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菌种配制而成:
菌种 重量百分比 菌种 重量百分比
枯草芽孢杆菌 5%-45%; 酿酒酵母 5%-30%;
黑曲霉 5%-28%、 拟康氏木霉 2%-28%;
黄胞原毛平革菌 3%-20%; 白浅色链霉菌 2%-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腐熟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菌种配制:
菌种 重量百分比 菌种 重量百分比
枯草芽孢杆菌 10%-45%; 酿酒酵母 5%-28%;
黑曲霉 5%-25%; 拟康氏木霉 3%-25%;
黄胞原毛平革菌 4%-20% 浅色链霉菌 3%-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腐熟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菌种配制:
菌种 重量百分比 菌种 重量百分比
枯草芽孢杆菌 10%-40%; 酿酒酵母 5%-25%;
黑曲霉 8%-25%; 拟康氏木霉 5%-20%;
黄胞原毛平革菌 8%-20%; 白浅色链霉菌 5%-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腐熟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菌种配制:
菌种 重量百分比 菌种 重量百分比
枯草芽孢杆菌 10%-35%; 酿酒酵母 8%-25%;
黑曲霉 10%-20%; 拟康氏木霉 8%-20%;
黄胞原毛平革菌 10%-20%; 白浅色链霉菌 6%-15%。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腐熟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
A、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首先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28-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接种到三角瓶里做振荡二级液体培养,最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作三级培养至菌数达到1.0-2.5×108个/克固体培养基;
B、酿酒酵母的培养:酿酒酵母在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28-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接种到三角瓶里做振荡二级液体培养,最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作三级培养至菌数达到1.0-2.5×108个/克固体培养基;
C、黑曲霉、拟康氏木霉、黄胞原毛平革菌的培养:黑曲霉、拟康氏木霉、黄胞原毛平革菌分别在马铃薯培养基上,28-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接种到三角瓶里做振荡二级液体培养,最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作三级培养至菌数达到1.0-5.0×107个/克固体培养基;
D、白浅色链霉菌的培养:白浅色链霉菌首先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28-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接种到三角瓶里做振荡二级液体培养,最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作三级培养至菌数达到1.0-2.5×108个/克固体培养基;
E、将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拟康氏木霉、黄胞原毛平革菌、白浅色链霉菌所培养的种菌剂按质量比进行搅拌混合;
F、干燥:将混合好物料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20-50℃,干燥后含水量为20-30%;
G、检验、包装:按质量标准检验,成品按重量进行包装,得微生物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46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氧化物微粒分散浆料
- 下一篇:一种有效减少位错的方法及一种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