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白菜叶绿体来源的小RNA及其热响应作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4305.3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何玉科;王璐;孙传宝;于祥;王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白菜 叶绿体 来源 rna 及其 响应 作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植物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大白菜叶绿体来源的小RNA及其热响应作用。
背景技术
真核生物中,非编码小RNA在许多细胞程序中有重要的作用,例如转录、翻译、剪切,DNA复制以及RNA加工等。在植物中,一个现代的观点认为小RNA通过Dicer-like蛋白(DCLs)剪切其茎环结构的前体或双链RNA分子而产生。这些小RNA直接与Piwi/Argonaute(AGO)家族的蛋白作用形成RNA沉默复合体(RISC)。然而,来自动物中的数据显示小RNA与复合体间的关系更为复杂。最近在哺乳动物中的实验也揭示了小RNA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新一代测序技术产生了大量的测序数据,更揭示了小RNA来源的多样性,诸如有些小RNA来源于基因组重复区序列,基因间区域,以及tRNA。然而这些研究更多关注于细胞核与细胞质,在动物、植物以及真菌中报道来源于亚细胞基因组,诸如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小RNA逐渐增多。叶绿体和线粒体被广泛的认为是由细胞中内共生细菌体演化而来,具有独立的环形基因组,有自己的基因表达机制[Dyall SD,Brown MT,Johnson PJ:Ancient invasions:fromendosymbionts to organelles.Science 2004,304:253-257]。细胞器基因组的一个标志是具有转录后调控的优势,包括特异基因及整体范围的RNA加工和运输。在叶绿体中,几个非编码RNA最初在烟草中被发现,并在其他几个被子植物中具有保守性,例如,一个218-nt长的质体编码的RNA被认为与16S核糖体RNA成熟有关[Vera A,Sugiura M:A novel RNA gene in the tobacco plastidgenome:its possible role in the maturation of 16S rRNA.EMBO Journal 1994,13:2211-2217],在烟草叶绿体中发现12个未知功能的非编码小RNA,其中一些预测可形成茎环结构[Lung B,Zemann A,Madej MJ,Schuelke M,Techritz S,Ruf S,Bock R,Hüttenhofer A:Identification of small non-coding RNAs frommitochondria and chloroplasts.Nucleic Acids Res 2006,34:3842-3852]。在叶绿体中,几乎所有的多顺反子转录都被核酸内切酶及核酸外切酶加工,核酸酶可能减少核糖体组装的二级结构。此外,叶绿体中RNA 3’端加工使用了原核生物途径,即rho-独立的末端,产生成熟区侧端的茎环结构[Rott R,Drager RG,Stern DB,Schuste G:The 3’untranslated regions of chloroplast genes in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do not serve as efficient transcriptional terminators.Mol Gen Genet 1996,252:676-683]。尽管如此,与已知的大肠杆菌相比,叶绿体中RNA加工仍然还知之甚少,酶机制仅仅是一个探索性的开始,其详尽的分子机制仍待阐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4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油提炼燃烧灶具
- 下一篇:间日疟原虫醛缩酶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