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辛格粒毛盘菌及其液态发酵制备胞内黑色素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72469.2 申请日: 2011-03-24
公开(公告)号: CN102199545A 公开(公告)日: 2011-09-28
发明(设计)人: 叶明;陈晓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P1/02;C12R1/645
代理公司: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汪祥虬
地址: 230009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辛格粒毛 盘菌 及其 液态 发酵 制备 黑色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由微生物发酵制备黑色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辛格粒毛盘菌菌株及采用改良培养基液态发酵提高胞内黑色素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色素是分布较广泛的天然色素之一,按照意大利化学家Nicolaus(Melanins In:Chemistry of Nature Products[M].Paris:Hermann,1968:68-91)的观点,黑色素通常以三种形式存在:真黑色素(eumelanins),主要是呈黑色或褐色的含氮色素,不含硫原子,由酪氨酸、二羟基苯丙氨酸(多巴)、多巴胺、酪胺等氧化聚合而成;棕黑色素(phaeomelanins),颜色较真黑色素浅,含氮和硫原子,常呈棕色、红色甚至黄色,是由酪氨酸经上述同样路径合成而来,其中有半胱氨酸的参与;异黑色素(allomelanins),常呈黑色或棕色,主要存在于植物中,是在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存在下通过多酚的氧化聚合形成的。近年来人们已经发现一些合成色素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甚至有的有致癌作用;因此,天然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天然黑色素主要从动植物材料中提取,例如芝麻黑色素、香蕉皮黑色素以及乌骨鸡黑色素等;天然黑色素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合成。微生物所产黑色素可分为胞内黑色素和胞外黑色素,胞内黑色素多存在于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壁之中,胞外黑色素则是在细胞壁外最终完成合成的黑色素。

辛格粒毛盘菌(Lachnum singerianum),隶属于盘菌纲(Discomycetes)柔膜菌目(Helotiales)晶杯菌科(Hyaloscyphaceae)粒毛盘菌属(Lachnum)。目前大多数学者对粒毛盘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分类上,而对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较少。《中国抗生素杂志》(Journal Antibiot,1995,48(2):158-161;1996,49(5):447-452)报道过从粒毛盘菌深层发酵产物中发现具有杀线虫及抗微生物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目前仅见本发明人研究课题组在中国《食品科学》(2007,28(10):329-322)以及《菌物学报》(2009,28(3):393-398)公开报道过对巴西粒毛盘菌产黑色素的研究,以及在《食品科学》(2009,30(17):185-189)公开报道过对粒毛盘菌产黑色素的研究。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145058公开了本发明人的《一种粒毛盘菌及由其液态发酵制备黑色素的方法》,是利用一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9193的粒毛盘菌制备胞外黑色素;而利用一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054的辛格粒毛盘菌制备胞内黑色素,之前还从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胞内黑色素的辛格粒毛盘菌(Lachnum singerianum),并采用改良培养基对其液态发酵提高胞内黑色素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辛格粒毛盘菌,该生物材料的样品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邮政编码430072),保藏日期为2011年3月2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054,分类命名为辛格粒毛盘菌(Lachnumsingerianum)。

本发明由辛格粒毛盘菌液态发酵制备胞内黑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054的辛格粒毛盘菌(Lachnum singerianum)菌株活化后,采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摇瓶培养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进行液态发酵,再将发酵液抽滤得到的菌丝体经干燥后,采用碱性溶液浸提后,用盐酸进行沉淀,即获得胞内黑色素。

所述辛格粒毛盘菌(Lachnum singerianum)菌株的活化为:将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斜面保藏的辛格粒毛盘菌(Lachnum singerianum)菌株接种于PDA平板上,在23~26℃恒温培养3~5天,得到活化菌落;

所述摇瓶培养为:沿上述辛格粒毛盘菌(Lachnum singerianum)菌株的活化菌落边缘接种菌龄一致的菌块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3~28℃、以160~200r/min摇床培养3~5天后,得到种子液;

所述液态发酵为:将上述种子液按发酵培养基体积的4~8%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在23~28℃、以160~200r/min转速培养7~10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2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