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叶南天竹的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2201.9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8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平;邵春荣;王春;张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叶 南天竹 组织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红叶南天竹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红叶南天竹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南天竹属Nandina的一个栽培新品种,是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从南天竹栽培群体中选育出来的。红叶南天竹为常绿灌木,植株高约80cm,丛生而少分枝,枝叶浓密,树形紧凑;节间特短,只有普通南天竹的1/10,10个茎节的长度约5cm,而普通南天竹一节约8-10cm;叶片为二回三小叶复叶,叶片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薄革质,长3-5cm, 宽1.5-2cm,总叶柄1.5-3cm。红叶南天竹喜半荫,强光下也能正常生长,喜温暖气候,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冬季阳光直射到的叶片全部变红,秋天稍遇冷空气,叶色便由绿色转为鲜红色,持续至翌年初春。
红叶南天竹冬季整株叶色呈现鲜艳的中国红,具兴旺发达之寓意;春、夏、秋三季叶色深绿色,和谐舒适。是优良的观叶地被和色块树种,观赏效果醒目。适于华东地区应用,该区域冬季可观赏的露地栽培树种比较少,色彩艳丽的耐寒树种更少,红叶南天竹是理想的新选择,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常规的扦插育苗法,繁殖周期长、繁殖率极低,由于株型紧凑、茎节短缩、枝叶密集,可用的扦插茎段十分有限,繁殖技术成为南天竹广泛应用的巨大障碍。目前,国内对南天竹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方面的报道很少,红叶南天竹组培未见报道,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叶南天竹的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红叶南天竹的组织培养方法的技术方案,该培养方法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
所述的红叶南天竹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从红叶南天竹实生苗中选取健康、观赏性状表现典型的植株作为材料;在晴天的上午,剪取新枝,去除羽状复叶,清洗备用;
2)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清洗干净的枝条依次用酒精溶液、升汞溶液浸泡消毒并冲洗;
3)剥出枝条内的茎尖,切下先端部分接入培养基中放在培养室中培养;
4)培养一段时间后,茎尖分化增殖形成若干不定芽,将不定芽转接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
5)培养一段时间后,将不定芽生长形成的嫩茎切下,经生根培养基培养后,形成健壮的组培生根苗。
所述的红叶南天竹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集新生枝条前一个月每隔7-10d整株喷洒700倍-900倍多菌灵;采集后的枝条,剪除羽状复叶,自来水冲洗干净,洗洁精溶液浸泡5-10min,再用自来水冲洗0.3-0.6h备用。
所述的红叶南天竹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酒精浓度为70%-80%,浸泡时间为20-30s,倒掉酒精后无菌水冲洗4-5次,然后加入0.05%-0.2%升汞溶液,浸泡8-10 min,其间不断摇动,倒掉升汞溶液用无菌水冲洗7-8次。
所述的红叶南天竹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枝条消毒后用无菌刀片剥取茎尖,切下先端长度为3-6mm的部分,接入配制好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添加0.5-1.5mg·L-1 6-苄氨基嘌呤、0.05-0.15 mg·L-1吲哚丁酸、2-5%蔗糖和0.5-0.8%琼脂制成,至培养基pH为5.8-6.0止。
所述的红叶南天竹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培养室中培养温度为25±2℃,光照时间11-13h/d,光强1500-2000Lx;茎尖接入培养基60d-65d,茎尖分化形成新芽,并长出幼嫩枝条,将长于0.4-0.6 cm幼嫩枝条切割成0.5-1.0cm的茎段转接入增殖培养基,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培养基中添加0.5-1.5 mg·L-1 6-苄氨基嘌呤、0.1-0.2 mg·L-1吲哚丁酸、2-5%蔗糖和0.5-0.8%琼脂制成,至培养基pH为5.8-6.0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2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浅海管道式海底营养盐注气提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叶藻移植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