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纺竹节纱线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72196.1 | 申请日: | 201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蓉;薛文良;王静;程隆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八达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H4/16 | 分类号: | D01H4/16;D01H4/32;D01H4/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竹节 纱线 加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摩擦纺竹节纱线的加工方法,包括:
开清棉,梳棉,1~2道并条,摩擦纺纱机;其中在摩擦纺过程中将用于生成竹节的条子(9)通过分梳罗拉(11)分解成单纤维,单纤维通过气流输送到两只摩擦辊(4)形成的楔形区内;通过纤维喂入口(13)喂入纤维;竹节加工过程中主要靠控制喂入罗拉(10)的运转速度来实现竹节的变化,喂入罗拉(10)由变频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纺竹节纱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罗拉(10)停止时,纺制正常纱线;喂入罗拉(10)速度为50-100r/min时,竹节较大;喂入罗拉(10)速度为10-50r/min时,竹节较小。
3.一种实施摩擦纺竹节纱线的喂入装置,包括:喂入罗拉(10)、分梳罗拉(11)、排气口(12)和纤维喂入口(13),其特征在于:喂入罗拉(10),直径为20~25mm,宽度为10~15mm;分梳罗拉(11),直径为30~40mm,宽度为10~15mm,表面包覆锯齿针布;排气口(12)为矩形管状,中心位于分梳罗拉(11)正上方中心位置2~3mm,长10~15mm,宽2~3mm,伸出外罩5~10mm;纤维喂入口(13)为矩形管状,中心位于分梳罗拉(11)左侧中心位置2~3mm,长10~15mm,宽2~3mm,伸出外罩5~20mm;其余壁面均采用流线形设计;喂入罗拉(10)与分梳罗拉(11)的配置间隙为1~2mm,喂入罗拉(10)、分梳罗拉(11)与圆周壁面的配置间隙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八达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未经上海八达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21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