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牛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71705.9 | 申请日: | 201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连才 |
| 主分类号: | B62B11/00 | 分类号: | B62B11/00;A63G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61615***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牛 | ||
1.木牛是一种运输机械,它利用了杠杆平衡原理,杠杆省力原理,使以木牛体为杠杆,以足轴、体轴为支点,在相互改变支点的情况下,实现了省力的前进运动;加上头,脚,齿,肋辕等特殊构件,组成了一个能适合山路运输的运输机械;木牛车是由腹、头、角、舌、足、齿、肋、脚、鞅、辕、鞦轴组成的形状似牛的运输机械;可推;在平路、缓坡路、下坡路可以推行,是一辆车;在上陡坡一个人的力量推不上去时,再用上按牛角、下拉牛齿的方法使木牛继续前进,当手按牛角使腹下落时,此时的牛体以体轴为支点做杠杆运动,因前后腹距体轴距离相等产生平衡,牛领、及其中的头、头上的角增加了杠杆的长度产生了省力的效果,这时位于背部上端的脚轴,拉动脚向前走一步,当拉起牛齿时,后足由于其下端在地上支着,使牛体以后足轴为支点做杠杆运动,前、后腹距后足轴的距离相等,产生平衡,齿又增加了杠杆的长度产生了省力的效果,这时体轴所连带辕、前足和脚向前前进一步。
2.腹:由于加工的需要成为方形,为了产生杠杆平衡的效果,分别设置在牛体的前、后部,成为两腹,容积为0.153m3,共装粮600斤,即三国时期的“一岁粮”;此形状方便了加工,也实现了装粮的功能,其上有盖,可防日晒,雨林并防止运输中粮食撒落。
3.后足轴位与牛背上部中点,脚与前足中间的轴——体轴位于牛体下部中点,使以牛体为杠杆的运动,不论以足轴为支点,还是以体轴为支点,对于牛体前后的腹来说都是平衡的;头、领、脚和齿又增加了杠杆的长度,使按下牛角,拉起牛齿的每次运动都是省力的;后足可绕轴转,前足为了减少磨擦和适合长途运输装有两轮,可转,即转者牛足;人用手拉下牛角,下按时,后足轴带动后足向前前进,由于重力作用后足被拖着向前前进73cm,当人们拉起牛齿时,后足便支掌着地面使牛只能前进,这时前足及脚前进73cm,往复两次,木牛前进146cm,即“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4.脚:是木牛的刹车装置,人在推木牛上陡坡推不动时,人在前按下牛角,拉起牛齿使牛前行,脚使木牛的前足每走一步都能被支住不动,防止后退,下坡时手按双辕脚拖地又起到刹车的作用,保障了运输的安全;为了使脚加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做成了长方形,因其在向前前进时会遇到障碍物,为了躲避障碍物,前部有向上的斜坡和翘头,即形似脚型,为增加其牢固性和统一性,把左右两个脚连在一起,即“双者为脚”。
5.头:是角的载体,设置在领上,为了减轻自身重量和便于角的安装,把它制成曲形,即“曲头”;领:是头的载体,由腹上梃而出,横于腹前;它不但增加了杠杆的长度,还把来自头的作用力分散至领前与领后,使其牢固耐用,这就是“横领”与“头入领中”;角:是一根木棍,是操纵手柄;为了增加杠杆的长度和操作时的高度,斜插在头上,当“牛仰双辕”时它就是“立角”了。
6.舌:是一种制动装置,因其要产生锁的效果,上面被削为斜面,以至成为舌的形状,不用它在那垂着,用时抬起它,它能拉紧后足使后足贴紧地面,保证木牛前进,抬起贴至腹上时,它在绳的拉力下不能返回来,后足被拉紧向后迈不出去,起到锁的作用;齿:是设置在舌下,由腹下梃而出朝下立着的木棍;是木牛体下落时的限落支杆,防止牛腹过度下落,避免了牛腹上升时的无用功,因其在舌下形状似颗巨齿,下落时刻着地面,被叫做“刻者牛齿”。
7.辕:是前足,脚、肋、鞦、和推牛手柄的载体,横于牛体两侧,是十分重要的构件;鞦轴:是一根木棍,在手柄前部、木牛腹后下部都有一个与其相当的孔,当木棍由辕孔穿至腹孔时,木牛的后腹、后足被固定在辕上,使人们抬起辕手柄,把后腹及后足一并抬起,脚也随着离地,此时的木牛便成为一辆可以推行的两轮车,增加了劳动效率。
8.肋:是由背而出至辕上活结的竹片;是缓冲牛体惯性的助力装置;它能储藏前腹下落时的势能,保证了前腹的安全,在牛腹被拉起时,势能转化为动能,助人一臂之力,因其在体侧,又有曲形的特点,被称作曲肋;鞅:是木牛群行时连接后牛,经前牛牛背、牛领、至前牛齿的绳子。
9.以木质材料制作,复原三国时期的木牛。
10.以现代材料、现代工艺制作成运输机械、玩具、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连才,未经张连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17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O-去甲文拉法辛的方法
- 下一篇:轮胎更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