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法丁基橡胶内胎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0850.5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亨;钱锦华;刘秀兰;刘志琴;胡开放;丁乃秀;潘广勤;高卫光;刘莉;刘栓祥;焦宏宇;齐永新;赵小龙;郝福兰;何春;李彤霞;左瑾;王兴刚;李刚;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22 | 分类号: | C08L23/22;C08K13/02;C08K5/09;C08K3/22;C08K3/04;C08K3/06;B29D3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丁基橡胶 内胎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溶液法丁基橡胶内胎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配方按重量份为:丁基胶100,硬脂酸1,氧化锌5,碳黑62~78,环烷油15~25,树脂3~5,促进剂TMTD 1~1.5,橡胶硫化促进剂ZDC 1,硫磺1~1.5;其中碳黑的配方是:N550:12~18,N660:50~60;
(1)混炼工艺:在密炼机中,将丁基胶塑炼2min后,依次加入硬脂酸、氧化锌,再加入占炭黑总量1/2的炭黑,混炼3min后依次加入剩余碳黑、环烷油、树脂,混炼3min后排胶;密炼机温度:160℃,转速:40r/min;
(2)滤胶、加硫:先滤胶后加硫磺或先加硫磺后滤胶;滤胶机采用双层滤网,第一层为18号筛孔,第二层为40号筛孔,排胶温度≤130℃,开密炼机加硫磺和促进剂混炼,胶温控制在100℃以下;
(3)成品挤出:将滤胶和加硫磺混炼后的胶进行热炼,热炼温度在80℃,供胶的胶条要均匀,不能中断,以免空气卷入;口型温度应保持在115℃;输送带的速度应与挤出速度相匹配,并避免脱开,挤出尺寸与硫化定型时的尺寸相匹配;
(4)接头工艺:采用LJD-Y450型接头机,对接时间4s;接头电流5~10A;停放时间10~20min;
(5)硫化工艺:定型充气时应缓慢充入气体,充胀至内胎硫化时体积的90%时间歇20s,硫化在≥170℃的高温下短时间内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08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