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片新切割工艺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9794.3 申请日: 2011-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2689367A 公开(公告)日: 2012-09-26
发明(设计)人: 唐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聚能硅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8D5/04 分类号: B28D5/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硅片 切割 工艺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切割方法,尤其是一种硅片新切割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最快切割工艺的主进给为0.42mm/min,但是仅仅限于多晶单向走线切割,并且于砂浆第二刀放慢速率为0.32mm/min以满足砂浆切割能力减弱,平均速率也只能达到0.37mm/min。NTC双向切割工艺,行业平均速率为0.34mm/min,我公司先前采用的工艺主进给为0.32mm/min。0.11mm线+2000#砂0.36mm/min以上进给的成熟切割工艺在行业还处于空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切割速度快且成品率高的硅片新切割工艺方法及其切割装置。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是由以下措施来完成的: 

一种硅片新切割工艺方法,其步骤如下: 

A)收放线轮将新钢丝绕在卷筒上,与空卷筒成为一体供应钢丝进行卷绕作业后,经卷绕导辊移动平台使得行走钢线不出现松动的现象,且能够将钢丝顺利送给,均匀卷绕; 

B)松紧调节辊从卷线筒至绕线之间的钢丝保持一定的张力行走;再经测立 传感器让钢丝保持一定张力行走; 

C)导辊为使钢丝圆滑地行走而附带的辅助工具,主轴组合使用2根构成的滚筒,在滚筒之间将硅片工件进行切片; 

D)工件上下移动经过进刀装置的组合件,在切片时,设定工件的速度予以下降; 

E)热交换器设定将储存在砂浆罐里保持稳定的温度,砂浆供应系统通过砂浆罐,供应泵以及搅拌马达所构成,向热交换器以及主轴供应喷管提供砂浆; 

F)操控装置内藏着有操控箱,伺服放大镜等一连串操控零配件,操作屏幕仅从屏幕上的显示部位用手接触,就可以操作机械。 

本发明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进刀速度为0.2-0.4(mm/min),钢线速度636-656(m/min),送线距离120-140(m/min),砂浆温度20-30℃,砂浆流量70-90(1/min),运行时间4-6分钟,主轴加速2-4(秒),主轴减速2-4(秒)。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进刀速度为0.3(mm/min),钢线速度646(m/min),送线距离130(m/min),砂浆温度25℃,砂浆流量80(1/min),运行时间5分钟,主轴加速3(秒),主轴减速3(秒)。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张力为R19(N)L18(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切割数据良好,跟同期工厂整体切割数据无明显差异,试验成功NTC442机型0.38mm/min进给工艺的研发,是根据行业内多种切片机型(MB264、MB265、MB271、HCTB5、B6、PV800)切割工艺综合研究推导后,得出初期切割工艺。以0.34mm/min的初期进给开始试验,并在试验中反复论证NTC机型的切割进给跟钢线线速、返线率、砂浆流量、砂浆温度、钢线张力 等切割因素之间的关系。0.11mm钢线+2000#砂,切割能力受砂浆的接触面积的影响,切割能力在0.12mm线+1500砂的基础上有所下降。这也给0.11mm线+2000#砂的工艺提速带来困难,根据其的特性采取的对策为快速进刀,高进给运行至硅棒92%处处便开始降速。并通过合理的调试降速工艺保证硅片表面的质量。在0.35mm/min速率稳定后直接提0.38mm/min,在试验初期存在的问题为切割线痕、TTV不良、以及大量硅落边缘。此工艺存在几个矛盾点,钢线细了本身的磨损量,瞬间破断拉力都相应的降低、SIC的粒径只有6.1±0.3um高速切割时间相应减少,而切割速度在各项指标降低的情况下大幅度提升。在明确了解各辅材的特性的情况下,将每种辅材参与切割的最大承载力都发掘出来。并在工艺中完全考虑各辅材特性,速度的降和升都按其切割能力来设置。终于解决试验初期的问题。 

(1)成品率升高; 

(2)产量提高; 

(3)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原NTC切割工艺的数据表格; 

图2为本发明切割工艺的数据表格; 

图3为本发明的试验数据汇总; 

图4为本发明的不良品柏拉图; 

图5为本发明的厚度制程能力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加以具体说明。 

一种硅片新切割工艺方法,其步骤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聚能硅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聚能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9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