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对映体纯松叶蜂性信息素与立体异构体的合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7545.0 申请日: 2011-03-21
公开(公告)号: CN102167666A 公开(公告)日: 2011-08-31
发明(设计)人: 黄培强;郑剑峰;彭启龙;张真;蓝洪桥;肖振华;杨瑞峰;庹世川;胡孔珍;项勇刚;危祯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07C69/06 分类号: C07C69/06;C07C69/14;C07C67/08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映体纯 松叶 信息 立体 异构体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松叶蜂性信息素,特别涉及一种高对映体纯松叶蜂性信息素与立体异构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间的化学联系是一种普遍规律,昆虫之间的化学联系是目前研究最为详尽的。昆虫既可以通过释放微量的化学物质,招引异性、告警、标记路径和巢穴,并能影响其他同种个体的发育和行为,也可将化学物质作为进攻、防御和保护种群的武器。昆虫信息素(pheromone)是生物个体分泌到外界,被同种的另一个体接受后,能引起特定行为或发育的微量化学物质。昆虫的信息素从功能上可分为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聚集信息素(aggregation pheromone)、告警信息素(alarm pheromone)和示踪信息(trace pheromone)素等,其中性信息素是目前活性最强的一种。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害虫具有经济有效、不污染环境、保护天敌、使用方便安全和无抗性等优点,是一种进行虫群预测预报、大量诱杀的昆虫综合防治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但是昆虫分泌信息化学物质的数量很低,要取得毫克级数量的昆虫性信息素,需要用上千头甚至百万头昆虫。因此要得到足够量的性信息素进行必要的生物学研究,成功进行害虫防治的前提就必须发展实用的化学合成方法。

松叶蜂(Hymenoptera:Diprionidae)是危害针叶树(松树、云杉、冷杉和枞树等)的主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北美、亚洲和欧洲。1976年Jewett等(D.M.Jewett,F.Matsumura,and H.C.Coppel,Science,1976,(192),51)鉴定出松叶蜂科中Neodiprion lecontei和Neodiprion sertifer的性信息素为3,7-二甲基-2-十五醇乙酸酯,Dirprion similis的性信息素为3,7-二甲基-2-十五醇丙酸酯。在生物体系中,立体异构识别是极明显的,不同构型的光学立体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1985年,H.G.Magnusson和J.W.Loefqvist研究小组在欧洲专利EP 130951A2中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具有不同非对映异构体3,7-二甲基-2-十五醇乙酸酯和丙酸酯作为松叶蜂科性引诱剂和抑制剂,并进行松叶蜂科种群预测预报。(2S,3S,7S)-3,7-二甲基-2-十五醇乙酸酯和丙酸酯对松叶蜂具有很强的引诱作用。而3,7-二甲基-2-十五醇的乙酸酯和丙酸酯,有3个手性中心,共有8个可能的立体异构体,用一般方法只能得到8个可能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因此发展合成高对映体纯松叶蜂性信息素(2S,3S,7S)-3,7-二甲基-2-十五醇乙酸酯和丙酸酯的不对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见的松叶蜂性信息素列表如下:

1979年,K.Mori研究小组在日本专利JP 54/106405A2中公布了由以(R)-(+)-香茅醇和酒石酸作为起始原料,合成松叶蜂性信息素的方法。他们从(R)-(+)-香茅醇出发,先合成(S)-4-甲基-1-溴-十二烷,制成有机铜锂试剂,与(2S,3S)-环氧丁烷反应合成(2S,3S,7S)-3,7-二甲基-2-十五醇及其羧酸酯(Tetrahedron Lett.10,901-904,1978;Tetrahedron.35,1279-1284,1979)。此法得到产品为高光学纯度的产品,但是路线太长,总产率不高。

1984年,Akira等以2-甲基-3-氧代丁酸甲酯为原料,用(S,S)-酒石酸改性的镍催化剂对其进行不对称加氢,得到2-甲基-3-羟基丁酸甲酯,然后经分离、拆分,最后得到光学纯的(2S,3S)-2-甲基-3-四氢吡喃氧基-1-丁醇对甲苯磺酰酯。另一片断以(R)-(+)-香茅酸酯作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得到(S)-3-甲基-1-溴-十一烷,制成有机铜试剂,与光学纯的(2S,3S)-2-甲基-3-四氢吡喃氧基-1-丁醇对甲苯磺酰酯反应便得到(2S,3S,7S)-3,7-二甲基-2-十五醇及其羧酸酯(Bull.Chem.Soc.Jpn.,57,1954-1960,1984)。这条路线更长,还涉及操作繁琐的拆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7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