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快速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6634.3 申请日: 2011-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2249220A 公开(公告)日: 2011-11-23
发明(设计)人: 王晓敏;王永祯;韩非;王艳;常东军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1B31/04 分类号: C01B31/04
代理公司: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代理人: 江淑兰
地址: 030024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氧化 石墨 薄膜 快速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快速制备方法,属石墨碳材料石墨烯薄膜制备及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Graphene,又称单层石墨,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形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为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假设性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剥离高定向石墨成功的制得了石墨烯,并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几乎是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为5300W/m·K,高于纳米碳管和金钢石,常温下电子迁移率>15000cm2/V·s,大于纳米碳管和硅晶体,且电阻率只有10-6Ω·cm,比铜、银还低,为目前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因为它的电阻率低,电子移动速度快,因此被期待用来制备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由于石墨烯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也适合用于制造透明触摸屏、纸电池、太阳能电池;石墨烯另一个特性是能够在常温下观察到量子霍尔效应。

目前,石墨烯的制备工艺大都比较复杂,其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制备和应用还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石墨烯及薄膜的技术状况,以氧化石墨为原料制备石墨烯,用超声剥离法制得石墨烯胶体溶液,絮凝沉淀法、真空干燥法快速制成氧化石墨烯薄膜,以提高石墨烯薄膜的制备速度,使其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平面玻璃、鳞片石墨粉、硫酸、硝酸钠、高锰酸钾、双氧水、去离子水、油浴油、氮气、研磨膏、鹿皮,其组合用量如下:以克、毫升、毫米、厘米3为计量单位

制备方法如下:

(1)精选化学物质材料

对制备所需的化学物质材料要进行精选,并进行质量纯度、浓度、精度控制:

(2)研磨平面玻璃

将平面玻璃置于钢质平板上,用研磨膏进行平面研磨,然后用鹿皮进行抛光,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时间60min,使表面粗糙度达Ra0.016-0.032μm,成镜面,待用;

(3)配制冰水混合物

将去离子水500ml置于不锈钢容器中,然后置于冰箱中,在-15℃下进行冰冻,成冰块,然后加入去离子水1000ml搅拌混合,成冰水混合物,待用;

(4)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

制备在四口烧瓶中进行,将四口烧瓶置于油浴缸上,将油浴缸置于电热控制器上,在四口烧瓶上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氮气管、加液漏斗、搅拌器、水循环冷凝管;

①清洗四口烧瓶:用去离子水500ml清洗四口烧瓶内部,使瓶内洁净,然后晾干;

②称取鳞片石墨粉3.0g±0.001g;

称取硝酸钠1.5g±0.001g;

量取硫酸65ml±0.1ml;

由加液漏斗依次加入四口烧瓶中;

③将四口烧瓶置于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上,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3min,使四口烧瓶内溶液混合,四口烧瓶内温度由25℃降至10℃,边搅拌,边加入高锰酸钾9.0g±0.01g,持续搅拌10min,待用;

④向油浴缸内加入油浴油300ml,将四口烧瓶转移到油浴缸内,使油浴油淹没四口烧瓶体积的4/5,同时开启氮气管输入氮气,输入速度20cm3/min,同时开启水循环冷凝管;

⑤开启电热控制器,使四口烧瓶内温度逐渐升至35℃,继续搅拌30min;

⑥然后由加液漏斗向四口烧瓶内加入去离子水100ml±1ml,边加入,边搅拌,四口烧瓶内溶液变为亮黄色;

⑦继续开启电热控制器,温度由35℃升至90℃±2℃,持续搅拌40min±2min;

⑧边搅拌,边加入双氧水50ml±0.1ml,然后再加入去离子水60ml±1ml进行稀释;

⑨四口烧瓶内的溶液在降温、加热、搅拌、混合过程中将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式如下:

式中:O:氧原子,C:碳原子,OH:氢氧根

⑩关闭电热控制器、搅拌器、水循环冷凝管、氮气管,使四口烧瓶内混合溶液随瓶自然冷却至25℃,使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

(5)制备氧化石墨烯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