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涂敷装置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3887.5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真锅仁志;渡濑直树;岸村敏治;渡边胜义;中村秀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3/40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平滑的部件通过喷墨方式涂敷材料,特别涉及稳定地进行具有紫外线硬化(以下,还称为UV硬化)作用的材料的涂敷的喷墨涂敷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方式是指,从作为涂敷头的利用了气泡或者压电元件的喷墨涂敷头高精度地喷出少量的墨水液滴的方式。对通过该墨水液滴的高精度的喷出而对作为对象的部件涂敷墨水液滴的处理进行装置化而得到的是喷墨涂敷装置。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作为能够实现墨水的高精细的涂敷的装置,不只是对纸的印刷,在所有产业领域中都在探索其应用可能性,且有的已经得到了实用化。
有人提出了如下技术:针对喷嘴真空吸引单元,覆盖涂敷头,由吸引单元将涂敷头的内部设定为适度的负压,从而去除涂敷头的内部的气泡,设成能够稳定地喷出墨水的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向具有UV硬化作用的墨水液种类(UV硬化型涂敷材料的墨水液。以下,称为UV硬化型涂敷材料)的对应,已知为了不使墨水液在喷中前硬化,而在喷中后迅速地硬化,具备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箱中安装的涂敷头、UV光源、以及覆盖各UV光源的罩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该罩的侧面从涂敷头的下表面,进一步向下方延出而配置在涂敷头与UV光源之间,并在该罩的侧面的下端,设置了朝向弹道延出的凸缘。
根据所述结构,来自UV光源的紫外线在罩的侧面被遮蔽,由此,紫外线不会到达涂敷头以及从涂敷头喷出的UV硬化型涂敷材料的墨水滴的轨道,并且由记录媒体反射的紫外线被凸缘遮蔽,该反射的紫外线不会到达头以及弹道。
由此,能够在从通过头喷出到喷中记录媒体的过程中,通过遮蔽部件,降低活性光线入射到UV硬化型涂敷材料的墨水滴的弹道,所以能够降低从头喷出的该墨水滴在喷中记录媒体之前暴露于活性光线而硬化的可能性,能够记录高画质的图像。
另外,由于设置了这样的遮蔽部件,所以能够进一步接近头而设置活性光线源,能够使UV硬化型涂敷材料的墨水滴从喷中记录媒体后迅速地暴露于从活性光线源发出的活性光线,因此,所述墨水滴在喷中记录媒体之后,迅速地硬化。因此,所述墨水滴不会在记录媒体上扩散至所需位置以外,且不会渗漏。
另外,能够通过遮蔽部件防止从活性光线源发出的活性光线入射到UV硬化型涂敷材料的墨水滴的弹道的基点,所以能够抑制涂敷头的墨水喷出口中残存的UV硬化型涂敷材料的墨水液增稠或硬化,能够长期防止所述墨水液的喷出不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29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143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前,在喷墨涂敷中使用的UV硬化型涂敷材料的涂敷中,作为考虑可否硬化的状态,能够举出在涂敷头内积蓄的喷出前的阶段、从涂敷头喷出而到达对象基板前的喷出中的阶段(相当于所述专利文献2中的沿着“弹道”移动的阶段)、以及所喷出的UV硬化型涂敷材料达到对象基板后的阶段这3个阶段。在前边两个阶段中,优选使UV硬化型涂敷材料不硬化,在最后的UV硬化型涂敷材料的滴到达基板的阶段中,优选立即硬化。
但是,期望不使UV硬化型涂敷材料硬化的不仅是涂敷头的内部和从涂敷头的喷出中。虽然在涂敷头的内部,填充了UV硬化型涂敷材料,但通过连续反复涂敷,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产生气泡逐渐混入到涂敷头的内部中的问题,所以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
一旦在涂敷头的内部产生气泡,则为了使UV硬化型涂敷材料喷出,打算在各喷嘴内通过压电元件等押出该UV硬化型涂敷材料,但造成仅对气泡进行压缩。为了防止无法稳定地喷出UV硬化型涂敷材料,需要从涂敷头内去除气泡。另外,在完全消费了涂敷头内的UV硬化型涂敷材料的情况、或者在级更换等中需要在涂敷头内更换为不同的涂敷材料的情况下,也需要在不使气泡混入的同时填充涂敷材料。
在去除已经混入的气泡时、或者一边抑制气泡的混入一边向涂敷头内填充涂敷材料时,利用使用喷嘴真空吸引单元进行真空吸引,从而从喷嘴喷出口吸引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