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断电电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3389.0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薛致远;罗鹏;张丰;吴长访;王维斌;陈洪源;赵君;毕武喜;徐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22 | 分类号: | C23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任清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阴极保护 断电 电位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断电电位检测装置,包括探头和测试仪两部分;所述探头主体为圆柱ABS塑料桶,由辅助电极和一个Cu/CuSO4参比电极组成,主要由试片(6)、半透膜(7)、纯铜棒(4)、内部为饱和硫酸铜溶液(5)、试片引出线(1)、参比电极引出线(2)和用来添加硫酸铜溶液的盖(3)组成;其特征是测试仪由微处理器、按键输入、电压采样、运放电路、A/D转换电路、液晶显示、时钟、存储器、总线和对各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组成;接探头参比电极引线和试片引线的电压采样输出接运放电路,运放电路输出接A/D转换,A/D转换输出接微处理器输入;微处理器的按键输入接电压采样,微处理器的输出也接运放电路和A/D转换,电压采样还与管道相连;液晶显示、存储器通过SPI总线与微处理器连接;时钟通过I2C总线与微处理器连接;电源与微处理器、按键输入、电压采样、运放电路、液晶显示、时钟、存储器连接,为其供电;
电压采样三根导线分别与管道、探头参比电极引线和探头试片引线连接,通过按键输入,探头试片(6)与管道连接,电压采样探头试片(6)和管道联通时的通电电位V1,经过运算放大器,传至微处理器进行A/D转换处理,并在存储器中储存和显示屏中显示;按键输入断开探头试片(6)与管道,根据设置的断电周期和延时时间,电压采样探头试片(6)和管道联通时的断电电位V2,经过运算放大器,传至微处理器进行A/D转换处理,并在存储器中储存和在液晶显示;测试仪根据不同的断电周期和延时时间测量的不同结果,绘制电位图形,并在液晶显示中显示,并同时存储器中储存;所有测量工作时候,时钟同步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断电电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测试仪部分的电原理由微处理器、模拟信号输入模块、电源模块三部分组成;模拟信号输入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和模拟信号输入模块连接;其中模拟信号输入模块包括电压采样、运放电路和A/D转换电路;
所述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串口通信模块、液晶显示、存储器、时钟组成,其内固化有程序;Flash存储器AT45DB081B的23脚与微处理器P3.2端连接,4脚与微处理器P3.1端连接,5脚与微处理器P0.0连接,6脚与微处理器P0.2连接,7脚与微处理器P0.1连接;液晶显示LMB018的5脚与微处理器P3.3,8脚与微处理器P3.4连接,18脚与微处理器P0.2端连接,17脚与微处理器P0.0连接;时钟S3530A的1脚与微处理器P0.6连接,7脚与微处理器P1.0连接,6脚与微处理器P1.1连接;串口通信模块SP3223E的13、15脚分别接微处理器的30、29脚;
所述模拟信号输入模块包含3个输入信号,REF为参比电极,与一起的GND跳线相连;测试引脚TEST_E连微处理器的P1.2脚,管道引脚PIPE_E连微处理器的P1.3脚。TEST_E与PIPE_E为微处理器独立管脚,除进行A/D转换外,还可连通,实现探头试片与管道相连。固态继电器J21由独立引脚CONNECT控制,连接微处理器P1.4脚。电压采样信号输入至芯片U13的3脚,经过放大,通过U17的6脚接入微处理器的P1.5脚,按键输入与微处理器P2.2、P2.3、P2.4、P2.5、P2.6和P2.7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的电原理为锂电池经J31输出7.2-8.4V直流电压,由Q31和Q32输出分别加到U32稳压器ADP3303-5、U34稳压器ADP3303-3.3的输入,其输出分别为+5V、+3.3V;由光电去耦合器TLP421手动控制测试仪通断;分别对微处理器和模拟信号输入模块供电;通过U33电压变换器MAX660对运放电路供电-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3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