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晶硅铸锭炉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62856.8 | 申请日: | 2011-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万阳光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13115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晶 铸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晶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晶硅铸锭炉。
背景技术
硅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光学材料,在信息、通讯、航天、环境保护等广阔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如太阳能电池硅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太阳能电池用硅来源有:一是半导体多晶硅弯头料、碎料;二是多晶硅多余的生产能力生产的太阳能级的多晶硅;三是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的头尾料、锅底料。
目前多晶硅铸锭炉主要用于以铸锭方式生产硅半导体材料,传统的多晶硅铸锭炉由炉体和炉盖所组成,通常炉盖位于炉体上端,电加热器分布在炉膛的坩埚周边,存在装卸料不方便,电控加热和控制系统的带电元件下置,安全性能差,炉体内隔热体设置分布不合理,使熔炼铸锭多晶硅速度慢,设备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安全,提高生产多晶硅铸锭的速度和质量,简化炉体结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多晶硅铸锭炉。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晶硅铸锭炉,包括炉体、支架,所述炉体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坩埚,所述炉体包括上炉体、下炉体,所述上炉体、下炉体之间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坩埚外设置有发热器,所述发热器外扣罩有反射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进一步包括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架上,包括底座、丝杆、侧固座,所述底座与支架固定为一体,底座内设有电机和连轴器,所述侧固座设置在下炉体上,所述底座与侧固座通过丝杆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进一步包括所述升降装置为三个,呈三角分布在炉体周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进一步包括所述上炉体与下炉体周边设有卡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进一步包括所述上炉体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保护气体进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进一步包括所述上炉体一端设置有真空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多晶硅铸锭炉进一步包括所述发热器为石墨温梯发热器,发热器的电阻的厚度自上而下渐增。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升降装置控制下炉体上升或下降,能方便地放入或取出装有多晶硅锭的坩埚,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采用自上向下厚度渐增的石墨电阻发热器,由于电阻值随石墨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通电时,石墨发热器上端发热量高,下端发热量低,自上向下形成温度的梯度分布。在硅液降温凝固阶段,这一效应使坩埚内的硅液自上至下保持定向的温度梯度,即硅液在静态下就能实现梯度冷却凝固,而不需定向移动;由于炉体内部没有任何组件的相对移动,使硅料在整个提纯过程中,没有振动等干扰影响,从而达到良好的提纯和晶体生长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上炉体,3、下炉体,4、坩埚,5、发热器,6、支撑板,7、绝热保湿材料,8、反射屏,9、底座,10、侧固座,11、丝杆,12、卡扣,13、顶盖,14、保护气体接口,15、真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晶硅铸锭炉,包括炉体、支架1,所述炉体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设置有坩埚4,所述炉体包括上炉体2、下炉体3,所述上炉体2、下炉体3之间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上炉体2一端设置有真空接口15,所述坩埚4外设置有发热器5,所述发热器5外扣罩有反射屏8。所述炉体与反射屏8之间还填有绝热保湿材料7。
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架1上,包括底座9、丝杆11、侧固座10,所述底座9与支架1固定为一体,底座9内设有电机和连轴器,所述侧固座10设置在下炉体3上,所述底座9与侧固座10通过丝杆11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为三个,呈三角分布在炉体周边。电机通过两连轴器和软轴向两边带动另两底座上的连轴器和丝杆11,使呈三角分布在炉体周边的丝杆11同步升降,平稳开启、关闭下炉体3。关闭后,用卡扣12将上炉体2和下炉体3锁闭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万阳光伏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万阳光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8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