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发动机排出NOx虚拟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9611.1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1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Y-Y·王;Y·何;D·B·布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桢;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发动机 排出 nox 虚拟 传感器 | ||
1. 一种控制内燃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包含描述发动机内NOx生成的参数的发动机工作;
用动态模型根据监控的发动机工作确定快速瞬态NOx估计值;以及
在包含发动机工作状态增强和排气再循环阀实际关闭的快速瞬态发动机工作期间,根据所述快速瞬态NOx估计值控制发动机系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发动机系统包括:
比较所述快速瞬态NOx估计值与根据排气再循环阀的关闭和发动机加速率超过临界加速率而标定的快速瞬态NOx阈值;以及
当所述快速瞬态NOx估计值大于所述快速瞬态NOx阈值时,在基于快速瞬态发动机工作的期间,控制车辆发动机系统。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发动机系统包括:
比较所述快速瞬态NOx估计值与根据排气再循环阀的关闭和发动机燃空比增长率超过发动机临界燃空比增长率而标定的快速瞬态NOx阈值;以及
当所述快速瞬态NOx估计值大于所述快速瞬态NOx阈值时,在基于快速瞬态发动机工作的期间,控制车辆发动机系统。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监控包含描述发动机内NOx生成的参数的发动机工作包括监控所述参数的测量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参数的基准指令;
根据所述参数的测量值与所述参数的基准指令的差异确定所述的参数的误差;并且
其中,在所述快速瞬态发动机工作期间控制发动机系统包括:
比较所述参数的误差与所述参数的临界误差;以及
在快速瞬态发动机工作期间,根据所述参数的误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参数的临界误差控制车辆发动机系统。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快速瞬态发动机工作期间控制发动机系统是基于对发动机工作状态增强期间的排气再循环阀的实际关闭的估计。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监控发动机工作还包括监控包含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载的发动机工作状态;并且
其中,发动机工作状态增强期间的排气再循环阀的实际关闭的估计包括:
根据监控的发动机工作监控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增强;
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载确定预期燃空比;
监控测定的燃空比;
比较所述预期燃空比与所述测定的燃空比;以及
根据所述测定燃空比超过所述预期燃空比预定量确定在发动机工作状态增强期间所述排气再循环阀的实际关闭。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监控发动机工作还包括,在包含不是快速瞬态发动机工作的发动机工作的稳态发动机工作期间监控描述发动机内NOx生成的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监控的发动机工作确定稳态NOx估计值;并且
其中,在快速瞬态发动机工作期间控制系统进一步基于所述稳态NOx估计值。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动态模型包括离散状态空间中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并且其中,稳态NOx估计利用人工神经网络。
9. 一种控制内燃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包含描述发动机内燃烧的参数的发动机工作;
用人工神经网络根据监控的发动机工作确定稳态NOx估计值;
用动态模型根据监控的发动机工作确定快速瞬态NOx估计值;
在包含发动机工作状态增强和排气再循环阀实际关闭的快速瞬态发动机工作期间,根据所述稳态NOx估计值和所述快速瞬态NOx估计值确定发动机排出NOx估计值;以及
根据所述发动机排出NOx估计值控制车辆内系统的工作。
10. 一种控制内燃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包含发动机工作状态增强和排气再循环阀实际关闭的快速瞬态发动机工作期间调整试验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并且监控试验发动机的工作,所述监控工作包括监控发动机排出NOx传感器以确定实际发动机排出NOx;
模拟监控的工作,利用稳态NOx估计以确定估计发动机排出NOx;
确定实际发动机排出NOx与估计发动机排出NOx之间的残差,所述残差决定快速瞬态发动机排出NOx估计值;以及
根据快速瞬态发动机排出NOx估计值控制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96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