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芒硝型卤水联产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8794.5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彭赛军;彭志成;袁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7/00 | 分类号: | C01D7/00;C01D7/18;C01D7/12;C01D3/06;C01D5/00;C01C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10002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芒硝 卤水 联产 碳酸钠 氯化钠 硫酸钠 氯化铵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化工领域,是芒硝型卤水联产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工艺,所述的芒硝型卤水是指含氯化钠为主、硫酸钠为辅的卤水。
背景技术
已知的以氯化钠为原料生产纯碱工艺主要有氨碱法和冷法联碱法,其中,氨碱法存在原料氯化钠利用率低(钠的利用率约75%、氯的利用率为0%),制碱废液(含有大量氯化钙、氯化钠)排出系统量极大,浪费资源、形成新的环境污染,不能直接采用芒硝型卤水为原料问题;冷法联碱法存在需采用固体氯化钠为原料,原料成本高,冷析盐析结晶氯化铵电能消耗高,析铵母液循环量大,不能直接采用芒硝型卤水为原料问题。因此,上述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应用都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新的以芒硝型卤水生产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工艺,可以直接以卤水为原料,采用氨碱法或联碱法生产碳酸钠,脱氨母液采用膜法和蒸发法分离硫酸钠,脱氨母液采用蒸发法分离氯化钠、氯化铵,生产过程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成本直接得到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无母液排放解决环境保护,是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这种芒硝型卤水联产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它以含氯化钠为主、硫酸钠为辅的芒硝型卤水与氨(NH3)、二氧化碳(CO2)为原料进行复分解反应后分离获得固体碳酸氢钠(NaHCO3)和含有氯化铵(NH4Cl)、硫酸钠(Na2SO4)、氯化钠(NaCl)、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铵((NH4)2CO3)的重碱母液;
(2)、将重碱母液预热高温脱除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铵((NH4)2CO3)后得到含有氯化铵(NH4Cl)、硫酸钠(Na2SO4)、氯化钠(NaCl)的脱氨母液;
(3)、脱氨母液经过纳滤膜分离后得到含有少量硫酸钠(Na2SO4)和氯化铵(NH4Cl)、氯化钠(NaCl)为主的脱硝渗出清液和含有多量硫酸钠(Na2SO4)、氯化铵(NH4Cl)、氯化钠(NaCl)的富硝浓缩液;
(4)、富硝浓缩液高温蒸发分离得到固体硫酸钠(Na2SO4)和制硝母液,制硝母液循环至脱氨母液混合进入纳滤膜分离工序;
(5)、脱硝渗出清液和制铵母液高温蒸发分离得到固体氯化钠和制盐母液;
(6)、制盐母液低温蒸发分离得到固体氯化铵和制铵母液;
(7)、制铵母液与脱硝渗出清液混和循环蒸发分离得到固体氯化钠和制盐母液;
(8)、固体碳酸氢钠(NaHCO3)煅烧后转化为固体碳酸钠(Na2CO3)。
一种NaCl-H2O体系与氨、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它以含氯化钠卤水与氨、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复分解反应后分离获得固体碳酸氢钠和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重碱母液;
(2)、将重碱母液预热高温脱除碳酸氢铵、碳酸铵后得到含有氯化铵、氯化钠的脱氨母液;
(3)、脱氨母液高温蒸发分离得到固体氯化钠和制盐母液;
(4)、制盐母液低温蒸发分离得到固体氯化铵和制铵母液;
(5)、固体碳酸氢钠煅烧后转化为固体碳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87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