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鲜芦笋酒的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45972.9 | 申请日: | 201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1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武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亚民 |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G3/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鲜 芦笋 制备 工艺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酒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生鲜芦笋酒的制备工艺。
(二) 背景技术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商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紧俏,供不应求,在国内市场上也日益畅销。芦笋不仅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的营养食品,而且是世界公认的抗癌植物,能有效抑制细胞的异常生长,防止细胞癌变,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本草纲目》称其“解诸内毒”。它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及钙、铁、磷、锌、钾、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能有效的降低血压、血脂、软化血管病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但是,新鲜芦笋不易保存,人们把它制成罐头,而罐头不仅味道欠佳且不易消化,为了克服这一不足之处,CN88101978A专利申请中介绍了一种将芦笋加工成饮料或浓缩液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为88104799.6的专利申请中也披露了一种芦笋汁饮料的加工制备方法。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富含营养成分、增强人体免疫力的生鲜芦笋酒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鲜芦笋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芦笋为原料,经分选清洗、破碎取汁、果汁浓缩、调整成分、主发酵、换桶、调整酒精度、后发酵、新酒调配、陈酿、成品酒调配制成。
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新鲜芦笋,冲洗干净后沥干;
(2)将芦笋破碎、压榨取汁,再经筛孔过滤;
(3)将芦笋汁送入真空浓缩机浓缩;
(4)将浓缩芦笋汁糖度控制在5~8%,添加二氧化硫或偏重亚硫酸钾抑菌,使二氧化硫或偏重亚硫酸钾的浓度达到60~100mg/kg;
(5)将浓缩芦笋汁静置24小时沉淀出固形物,将果汁移入发酵桶内,添加5~8%的葡萄酒酵母,摇匀,发酵温度为20~28℃,主发酵期为3~12天;
(6)将发酵后的酒转移到另一干净酒桶中;
(7)在发酵后的芦笋酒中添加食用酒精或优质蒸馏酒,提高酒精度至14%;
(8)将酒桶密封后在15~28℃下进行28~32天的后发酵;
(9)后发酵结束后的酒过滤后口评、化验,加入蒸馏酒勾兑至16~52%的酒精度;
(10)将调配好的酒密封于低于20℃的酒窖中陈酿1~2年;
(11)对陈酿后的酒进行酸度、糖度和酒精度的调配,制成合格的成品酒。
本发明的优选操作为:所述芦笋采用甩锤磨破碎,螺旋榨汁机压榨取汁,再经直径为0.3~0.8mm的筛孔过滤;所述芦笋汁主发酵时,残糖为5g/L以下时,主发酵结束;芦笋酒陈酿第一年中换桶3次,第一次在当年12月份,第二次在来年4~5月份,第三次在来年的9~10月份;所述调配好的成品酒酒精度低于20%时需要灭菌。
芦笋汁的化学成分:水分93.75~94.50%,粗蛋白质1.62~1.8%,粗细胞0.11~0.25%,糖类2.26~2.33%,粗纤维0.81~1.04%,灰分0.54~0.76%。
芦笋酒的感官要求:
芦笋酒的理化指标:
本发明增加了芦笋独特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同时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降压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是国内外消费者追求的理想饮品,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原料分选清洗:选择新鲜无腐烂、无腐败气味的芦笋,香气清新,用清水将芦笋冲洗干净,沥干;
(2)破碎取汁:用甩锤磨破碎,螺旋榨汁机压榨取汁,再经过直径为0.3 mm的筛孔过滤;
(3)果汁浓缩:将芦笋汁送入真空浓缩机浓缩;
(4)调整成分:为保证芦笋发酵的顺利进行,浓缩芦笋汁糖度控制在5%,添加二氧化硫或偏重亚硫酸钾抑制杂菌生长,使二氧化硫或偏重亚硫酸钾的浓度达到60mg/kg;
(5)主发酵:调整成分后的浓缩芦笋汁在阴凉处静置24小时,待固形物沉淀后,再将果汁移入清洁的发酵桶内,装置为容器体积的4/5,添加5%的葡萄酒酵母,摇匀,发酵温度控制在20~23℃,发酵期为3~6天,发酵后期酒液呈淡黄绿色,残糖5g/L以下表明主发酵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亚民,未经武亚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5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