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膳食纤维含量的马铃薯全粉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1629.7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0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新;赵璧秋;邓广华;杨晓泉;徐洋;肖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华侨糖厂;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165 | 分类号: | A23L1/2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16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膳食 纤维 含量 马铃薯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全粉的生产方法,尤其是将生产马铃薯淀粉过程中所产生的湿薯渣副产物,经过纯化和微细化处理后,揉进全粉的生产流程之中,与蒸煮捣泥后的土豆泥混合,一同利用滚筒干燥机进行干燥,在经过粉碎、筛分和包装,从而生产出一种高膳食纤维含量的马铃薯全粉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农作物之一,中国是生产大国,根统计,中国的种植面积约488万公顷(合7320万亩),占世界的25%,亚洲的60%,总产量可达7000万吨以上,占世界的20%和亚洲的70%。
马铃薯块茎是生产淀粉的重要原料,马铃薯淀粉具有颗粒大,糊化温度低,糊粘度、透明度高等特点。现行的马铃薯淀粉生产的工艺流程见图1。马铃薯鲜薯中的干物质含量为13%~37%,平均约为25%左右,其余为水分。在马铃薯淀粉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提取其中的17%左右的淀粉,剩余2%左右的可溶性物质和6%左右的薯渣产物,即每生产100吨淀粉,会产生30~35吨渣滓(以干物质计)。在薯渣的干物质中,含有约47%~52%的淀粉,25%~28%的不溶性膳食纤维,10%~13%的可溶性膳食纤维,3%~5%的粗蛋白,还有一些脂肪和灰分元素等组分。
马铃薯薯渣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淀粉,以及蛋白、灰分、果胶等成分,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目前薯渣利用的途径有几种:烘干生产饲料;发酵生产菌体蛋白质湿饲料;沤制作为农家肥料。但是,湿薯渣含水率高达90%,水和渣的结合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机械方法难以除水,在常温下极易腐败变质,产生恶臭。湿薯渣直接进行烘干的能耗大,得到1吨的干薯渣需要干燥去除约8~9吨的水分,能耗成本非常高,干薯渣作为低档次的饲料产品,售价不高,这样的利用只有负面的经济效益,抑制了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利用湿薯渣、治理其污染的积极性和动力。在国内的马铃薯淀粉生产中,湿薯渣除部分直接被养殖户拿去作喂饲外,其余的多被露天堆放沤制,待取作为饲料、农家肥料,这样的处理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会污染当地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湿薯渣的高价值、有效的综合利用成为了国内外马铃薯淀粉行业共同关注的难题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日趋精细,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和精细食品摄入量大大增加,忽略了膳食营养的平衡性,导致富贵病(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肠道癌、便秘、胆结石、脂肪肝等)越来越普遍。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对上述的各种疾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被列为继传统的六大营养素之后,能够改善人体营养状况,调节机体功能的“第七类营养素”,开始受到了广泛重视。马铃薯及其薯渣中的纤维为优质的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持油、持水、增容等优良特性,将其应用到食品中具有提高食品的保水性、保形性和冷冻融化稳定性等优点。
本发明根据现有的马铃薯淀粉、全粉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薯渣物料的特性,在马铃薯全粉的生产过程中,将生产马铃薯淀粉过程中产生的湿渣,经过纯化、研磨等预处理,与湿的土豆泥混合,一同揉进滚筒干燥的步骤之中,生产出一种超高马铃薯膳食纤维含量的全粉新产品。本发明对于生产淀粉、全粉的马铃薯深加工的综合企业,既可减少马铃薯湿渣的排量及污染,大大提高其利用的价值,又能够开发超高马铃薯膳食纤维含量的新的全粉产品,具有实用性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根据现有的马铃薯淀粉、全粉生产工艺流程,以及马铃薯薯渣的物料特性,将淀粉生产过程产生的湿渣,经过研磨微细化、精制等处理,输送并入到马铃薯全粉的生产流程之中,与土豆泥进行均匀混合,再一同进入滚筒干燥机进行干燥,生产出了一种高膳食纤维含量的马铃薯全粉,提高了马铃薯薯渣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具体的实施步骤,包括如下:
(1)将马铃薯去石、清洗,蒸汽去皮,切片,漂烫并冷却,蒸煮后制成薯泥;
(2)将马铃薯淀粉生产中所得到的湿薯渣,加入2~3倍重量(相当于湿薯渣重量的2~3倍)的水,混合后,研磨,过120目或120目以上筛,得到浆状物,再均质处理,离心得到的细渣;
(3)将步骤(2)得到的细渣与薯泥混合均匀;细渣与薯泥的干基质量比为1:(1~12);
(4)将混合后的物料干燥,产品最终含水率为6~10% wt;
(5)粉碎、筛分和包装。
步骤(1)与一般的马铃薯全粉的生产工艺步骤基本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华侨糖厂;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州市华侨糖厂;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1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养心盐菜
- 下一篇:一种魔芋糕的超声波凝胶化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