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中传递-反应原位研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8472.2 | 申请日: | 2011-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锁江;石春艳;辛加余;董海峰;孙剑;李春山;张香平;晏冬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14/00 | 分类号: | B01J14/00;B01D11/04;G01N30/02;G01N2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液体 临界 流体 传递 反应 原位 研究 装置 | ||
1.一种离子液体与超临界流体耦合的反应、分离和分析一体化自动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
(1)所述装置能够在高温、高压、高腐蚀性和连续条件下同时完成离子液体介质中反应和超临界流体提取单元操作;(2)通过实时成像系统记录反应相和分离相中的反应行为;
(3)集成红外原位分析仪器、激光散射装置和气相色谱仪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以下系统构成:(1)原料供应系统;(2)反应系统;(3)成分在线分析系统;(4)运行参数监测及控制系统;(5)检测和成像系统;(6)分步式减压分离系统;(7)产物回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原料供应系统由无脉动高压泵完成,其最高工作压力为40MPa,完成常见气体和液体,如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醇类、烃类、水、醚类、脂类、酮类、醛类流体的进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反应器主体由耐腐蚀、耐高温、高压的镍基合金构成,其可视视窗的透明介质为蓝宝石材质,密封材质选用石墨和不锈钢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反应行为监测通过成像系统完成,反应器内部相态由集成的先进分析检测系统激光散射装置以及高速摄像机通过可视视窗记录,图像实时采集、显示、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反应物和生成物气相组分通过安捷伦气相色谱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在线分析系统完成,液相组分通过液相色谱,拉曼光谱仪进行离线分析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装置使用压力范围为0.1~40MPa,精度为±0.1%;温度范围为25~400℃,精度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84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