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油改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5573.4 | 申请日: | 201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军;兰玲;李文乐;鞠雅娜;袁晓亮;孙洪磊;侯远东;钟海军;陈烈杭;吴平易;赵秦峰;马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14 | 分类号: | C10G6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的改质方法,特别是催化裂化汽油等二次加工汽油加氢改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保护环境,世界各国对发动机燃料的组成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北京市在2008年1月1日实行了车用汽油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38-2007,标准规定车用汽油硫含量不大于0.005%(m/m),烯烃含量不大于30%。预计北京市将在2012年实施国V标准,规定车用汽油硫含量不大于0.001%(m/m),烯烃含量不大于25%。我国车用汽油中催化裂化汽油的比例占到了80%以上,是汽油中烯烃和硫化物主要来源。因此,如何降低催化汽油的硫含量是提高我国车用汽油质量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通过对催化剂改性,抑制催化剂的烯烃饱和活性,在加氢脱硫的同时避免烯烃被过多饱和,减少加氢过程的辛烷值损失。另一类技术是催化汽油改质技术:加氢脱硫使用常规加氢催化剂,然后通过异构化、芳构化、裂化反应对加氢脱硫汽油进行处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以弥补加氢脱硫过程中的辛烷值损失。
ZL200410020932专利公开了一种劣质汽油的加氢改质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全馏分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的工艺方法。在氢气存在和温度逐渐升高的条件下,与三种催化剂接触,形成三个反应区。第一反应区温度较低,使用加氢精制催化剂,主要脱除汽油中的双烯烃;第二、第三反应区温度高,第二反应区使用汽油改质催化剂,进行包括芳构化、异构化和苯烷基化反应的改质反应,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改善产品质量;第三反应区使用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最大限度脱除油中有机硫化物。该方法采用全馏分催化汽油为进料,辛烷值损失较大。
ZL200410060574专利公开了一种劣质汽油加氢改质工艺。其工艺过程是:将原料汽油在60~90℃切割为轻馏分和重馏分,其中重馏分先和氢气混合,再与加氢脱硫催化剂接触反应,反应后的流出物再与芳构化改质催化剂接触进行芳构化改质反应,得到高辛烷值低硫汽油馏分;改质后的重汽油馏分再与轻馏分或经脱硫醇预处理后的轻馏分进行混合,即得产品汽油。此专利需要采用碱精制脱硫醇的方法,会造成环境不友好的碱渣的排放。
ZL200510090501专利公开了一种汽油加氢改质的方法。将汽油原料切割为轻汽油馏分和重汽油馏分,轻汽油馏分经碱洗精制脱硫醇脱除其中的硫醇;重质汽油馏分和氢气一起与加氢改质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脱硫和加氢改质反应,所述的加氢改质催化剂为一种由沸石与氧化铝复合成型载体负载非贵金属组分的催化剂。该方法使用一种加氢改质催化剂,异构化、裂化、脱硫、脱氮、烯烃饱和等功能在同一催化剂上完成。此专利也需要采用碱精制脱硫醇的方法,会造成环境不友好的碱渣的排放。
ZL200410102818专利公开了一种汽油改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烯烃异构化工艺条件下,将汽油馏分油与烯烃骨架异构化催化剂接触;b)在加氢脱硫工艺条件下,将步骤a)的反应流出物与加氢脱硫催化剂接触。此方法主要采用异构化改质的方法,液体产品收率较低。
US5411658公开了一种汽油改质的方法,该方法将催化汽油加氢精制后,直接进入第二段反应器进行辛烷值恢复。该专利加氢精制采用传统加氢精制催化剂,辛烷值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汽油改质方法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汽油加氢改质新方法。
汽油原料首先和氢气混合进入预加氢反应器脱除二烯烃,然后进入分馏塔将汽油切割为轻、重汽油两个组分;从分馏塔顶出来的轻汽油直接作为清洁汽油调和组分,从分馏塔底出来的重汽油先进入加氢改质反应器进行芳构化、异构化反应,然后再进入加氢脱硫反应器进行补充精制。从加氢脱硫反应器出来的物料冷却后,进入产品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从气液分离器出来的氢气经过脱硫处理后循环使用,液相产品进入精脱硫塔进一步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后与轻汽油混合得到加氢改质汽油产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但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汽油中的硫、烯烃含量,而且可以减少脱硫和改质过程中带来的辛烷值损失。
上述分馏塔的操作条件为:塔顶压力0.3~1.0Mpa、进料温度90~150℃、塔顶温度60~120℃、塔底温度160~2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55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真空烧结炉冷热油脱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