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植物油基聚氨酯材料微球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35348.0 | 申请日: | 2011-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平;苗士达;王平;苏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G18/32 | 分类号: | C08G18/32;C08L75/04;B01J1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植物油 聚氨酯 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制备植物油基聚氨酯材料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1)将植物油基多元醇化合物、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催化剂、密度调节剂等混合均匀;
2)将上述混合物加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连续相中,并迅速搅拌;
3)升温并继续搅拌反应;
4)分离得到植物油基聚氨酯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用的植物油基多元醇化合物是大豆油基多元醇、棕榈油基多元醇、玉米油基多元醇、菜籽油基多元醇、棉子油基多元醇、葵花籽油基多元醇、蓖麻油、蓖麻油基多元醇、亚麻籽油基多元醇和小桐子油基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用的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是1,6-己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烷二亚甲基异氰酸酯,丁氧基硅烷异氰酸酯,二异氰酸乙基苯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用的催化剂是三亚甲基二胺、N,N-二甲基环己胺、三乙醇胺、二甲基苄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和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用的密度调节剂是乙醚、丙酮、正戊烷、环戊烷、正己烷、环己烷、1,4-二氧六环、乙酸乙酯、石油醚、四氢呋喃、吡啶、甲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和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采用的表面活性剂是硫酸化蓖麻油、十二烷基硫酸钠、二辛琥珀酸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牛磺胆酸钠、司盘20、司盘40、司盘60、司盘65、司盘80、司盘85、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65、吐温80、吐温85、单硬脂酸丙二酯、单硬脂酸甘油酯、油酸三乙醇胺、软磷脂、蔗糖酯、月桂酸丙二酯、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采用的连续相是水、乙二醇、丙二醇、甘油、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氨水、羟胺、甲胺、乙胺、丙胺、丁胺、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戊二胺、己二胺、2-羟基乙胺、3-羟基丙胺、4-羟基丁胺、2-羟基丙胺、3-羟基丁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氨基苯甲醇、羟乙基苯胺、甲酸、乙酸、丙酸、乳酸、2-羟基丁酸、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物先反应一段时间,时间不超过24小时,然后再加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连续相中,并迅速搅拌,搅拌速率在50转/分钟-20000转/分钟之间,搅拌时间不超过24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升温到30℃-100℃之间,需要继续搅拌反应时间为5分钟-48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的分离方法为分级筛过滤法,即利用不同孔径大小的分级筛对制备的微球进行筛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53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抗菌耐候塑料色母粒
- 下一篇:一种绿茶多糖的纯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