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方法、发光层形成方法、有机发光器件形成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33273.2 | 申请日: | 2011-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9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森户秀;道家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1M1/04 | 分类号: | B41M1/04;B41F31/26;B41F13/10;H01L51/50;H01L51/5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王忠忠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方法 发光 形成 有机 器件 | ||
1.一种印刷方法,使用张叶式印刷机进行柔性版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基材承载到被固定在框架上的基材平面版上的工序;
向被固定在所述框架上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的平板状的网纹版供给油墨的工序;
使印版滚筒在所述网纹版上移动,从而使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从网纹版的网穴接受油墨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平面版上的基材上移动,从而使油墨从印版滚筒的柔性版转移到基材上的工序,
所述油墨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
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弹性材料构成,
在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上移动之际,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为20rpm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墨由溶剂和在溶剂中溶解的固态物质构成;
所述溶剂,其表面张力为37dyne/cm以下,而且其沸点在165~265℃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墨中的固态物质的含量,在1.5~4.0重量%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纹版,具有多个被配置在网纹版的上表面而且被来自油墨供给部的油墨填充的网穴,多个网穴被格子状地配置;
在网纹版中,网穴的线数在100~300线/inch的范围内,而且网穴的总面积在网纹版的成膜部位中所占的比例在55~95%的范围内,
各网穴的深度在15~100μm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纹版,具有多个被配置在网纹版的上表面而且被来自油墨供给部的油墨填充的网穴,多个网穴被条纹状地配置;
在网纹版中,网穴的线数在100~300线/inch的范围内,而且网穴的总面积在网纹版的成膜部位中所占的比例在55~95%的范围内;
各网穴的深度在15~100μm的范围内;
在各网穴中,印刷方向的最大宽度b和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最大宽度a之比b/a为0.6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能够进行水显影的树脂材料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能够进行激光雕刻的树脂材料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版滚筒包括金属辊和被粘接材料固定在金属辊的外周上的柔性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版滚筒包括金属辊、包围金属辊的圆筒状的塑料套筒和设置在塑料套筒的外周上的柔性版;
所述塑料套筒被利用在所述金属辊内配置的气压夹持机构固定在金属辊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版滚筒包括金属辊、包围金属辊的圆筒状的塑料套筒和设置在塑料套筒的外周上的柔性版;
所述塑料套筒被利用在所述金属辊内配置的吸附机构固定在金属辊上。
11.一种发光层的形成方法,使用柔性版印刷方法形成具备对置的电极和在该电极之间配置且至少具有发光层的发光元件层的有机发光器件的该发光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基材承载到被固定在框架上的基材平面版上的工序;
向被固定在所述框架上而且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网穴的平板状的网纹版供给至少含有有机发光材料的油墨的工序;
使印版滚筒在所述网纹版上移动,从而使印版滚筒的柔性版从网纹版的网穴接受油墨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平面版上的基材上移动,从而使油墨从印版滚筒的柔性版转移到基材上的工序,
所述油墨的剪切速度100/秒时的粘度(油墨温度23℃)在51~200cP的范围内,
所述印版滚筒的柔性版由弹性材料构成,
在使所述印版滚筒在所述基材上移动之际,所述印版滚筒的旋转速度为20rp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32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