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脱醇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29161.X | 申请日: | 201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葛建芳;胡新嵩;崔少伟;莫万全;黄德裕;向洪平;程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8L83/06 | 分类号: | C08L83/06;C08K13/02;C08K3/36;C08K5/5415;C08K5/01;C08K5/5475;C09J183/06;C09J11/04;C09J11/06;C09K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脱醇型单组份 室温 硫化 硅橡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透明脱醇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常温下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白炭黑补强填料、烷烃混合物增塑剂在搅拌机中第一次真空搅拌,之后加入硅氧烷交联剂进行第二次真空搅拌,再加入钛酸硅氧烷酯催化剂TiOSi、有机锡类催化剂、硅烷偶联剂进行第三次真空搅拌,最后出料、包装,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是:
1)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80%-90%;
2)白炭黑补强填料1%-15%;
3)硅氧烷化合物1%-5%;
4)TiOSi 0.01%-2%;
5)有机锡类催化剂0.01%-3%;
6)烷烃混合物增塑剂5%-10%;
7)硅烷偶联剂0.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脱醇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
1)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84%;
2)白炭黑补强填料10%;
3)硅氧烷化合物3%;
4)TiOSi 0.1%;
5)有机锡类催化剂0.04%;
6)烷烃混合物增塑剂2.7%;
7)硅烷偶联剂0.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脱醇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
1)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8%;
2)白炭黑补强填料14%;
3)硅氧烷化合物3%;
4)TiOSi 0.1%;
5)有机锡类催化剂0.04%;
6)烷烃混合物增塑剂4.7%;
7)硅烷偶联剂0.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脱醇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
1)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9%;
2)白炭黑补强填料10%;
3)硅氧烷化合物8%;
4)TiOSi 0.1%;
5)有机锡类催化剂0.04%;
6)烷烃混合物增塑剂2.7%;
7)硅烷偶联剂0.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脱醇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
1)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84.1%;
2)白炭黑补强填料10%;
3)硅氧烷化合物3%;
4)TiOSi 0.2%;
5)有机锡类催化剂0.04%;
6)烷烃混合物增塑剂2.5%;
7)硅烷偶联剂0.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脱醇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
1)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83.92%;
2)白炭黑补强填料10%;
3)硅氧烷化合物3%;
4)TiOSi 0.1%;
5)有机锡类催化剂0.04%;
6)烷烃混合物增塑剂2.62%;
7)硅烷偶联剂0.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脱醇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
1)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83.92%;
2)白炭黑补强填料10%;
3)硅氧烷化合物3%;
4)TiOSi 0.1%;
5)有机锡类催化剂0.04%;
6)烷烃混合物增塑剂2.62%;
7)硅烷偶联剂0.3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透明脱醇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在3000~100000g/mol之间,动力粘度10000~100000Pa·s;白炭黑补强填料是不同比表面积的白炭黑;硅氧烷化合物通式为R14-nSi(OR2)n;有机锡类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烷烃混合物增塑剂的动力黏度在20℃时为1~20Pa·s;硅烷偶联剂为氰基烷氧基硅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91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锌荧光探头
- 下一篇:具有增强的MS信号的聚糖和其它生物分子的快速荧光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