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氢槲皮素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8458.4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德;肖金霞;郭文华;王晓莹;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嘉禾植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32 | 分类号: | C07D31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徐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氢槲皮素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氢槲皮素的合成方法,属于药物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二氢槲皮素,英文名为:taxifolin,化学名为:3,3′,4′,5,7-五羟基二氢黄酮醇,别名有紫杉叶素;黄杉素;花旗松素;(2R,3R)-二氢槲皮素。它来源于松科植物落叶松、花旗松,金柳梅科植物纹母树,蔷薇科植物野黑樱,木材,龙牙草根,漆树科植物黄连木心材,唇形科植物安勃鞘蕊花叶。二氢槲皮素最早是由美国学者Kurth,Ervin F从花旗松树皮中提取出来。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黄酮,是一种强抗氧化剂,也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在医药上用于提高红细胞的活性,以延缓人体的衰老。另外,二氢槲皮素对人体的循环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动脉硬化、肝活动障碍、眼科病、糖尿病等诸多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它也是一种有用的医药中间体,可用于合成一系列二氢黄酮醇和黄烷醇类化合物。
目前关于二氢槲皮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两大类:合成和提取。
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从落叶松属植物中直接提取二氢槲皮素单体,另一种是从黄杞叶或土茯苓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糖苷,然后水解。由于二氢槲皮素在植物中的含量较低,且提取方法对植物资源和溶剂的浪费均较大,因此上述的提取方法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而现有的部分化学合成方法已可有效的合成出二氢槲皮素。如以2,4,6-三羟基苯乙酮和3,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应用AFO反应制成了二氢槲皮素。反应中先采用氯甲基甲基醚为保护基,分别保护2,4,6-三羟基苯乙酮和3,4-二羟基苯甲醛的羟基,然后二者反应得到查耳酮,再进行氧化关环,脱保护基得到产物。此工艺是合成二氢槲皮素的比较经典的方法,但是应用到了强致癌物质氯甲基甲基醚,而且2,4,6-三羟基苯乙酮市售价格比较贵,因此这条路线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不适合进行工业化生产。
2000年Sang-sup Jew等利用了光延反应制备了具有旋光活性的二氢槲皮素,反应中应用3,4-二甲氧基肉桂酸甲酯为起始原料,通过sharpless试剂氧化,得到产物和芳基锂缩合,氧化,脱保护基,再进行分子内光延反应,最后脱甲基得到二氢槲皮素。此方法路线比较长,反应中用到的试剂比较多,价格比价贵,乙醚、偶氮二甲酸二乙酯比较危险,而其中也用到过钌酸四丙胺盐、AD-mix-a等这些市场上不易得的试剂,所以此工艺也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不适合进行工业化生产。
Souhila Ghidouche等利用天然产物儿茶素为原料制备了二氢槲皮素。将儿茶素的羟基上苄基保护,分别经过氧化剂DDQ、氯重铬酸吡啶的作用下,最后脱苄基得到二氢槲皮素。此方法虽然路线简单但是总收率比较低,且原料儿茶素纯品不易得,因此该方法仍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氢槲皮素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方法进行二氢槲皮素的制备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该二氢槲皮素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2,4,6-三羟基苯乙酮吡喃醚
1.1]制备2,4,6-三羟基苯乙酮
取无水间苯三酚和乙腈,按照投料量1mol∶0.5~2.0mol,通过Hoesch反应,制备2,4,6-三羟基苯乙酮;
1.2]制备2,4,6-三羟基苯乙酮三吡喃醚
将步骤1.1制备所得的2,4,6-三羟基苯乙酮溶入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加入3,4-二氢吡喃和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0~80℃,反应完成后生成2,4,6-三羟基苯乙酮二吡喃醚;所述2,4,6-三羟基苯乙酮、3,4-二氢吡喃和催化剂的投料量比为1mol∶2.0~6.0mol∶0.2~0.6mol;所述溶剂的体积为2,4,6-三羟基苯乙酮质量的的5~50倍;反应终点由TLC检测;
上述步骤1.2中2,4,6-三羟基苯乙酮、3,4-二氢吡喃∶催化剂投料量比以1∶3.0~4.5mol∶0.3~0.48mol为佳,反应温度以20-50℃为佳;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氯仿或甲苯,以二氯甲烷为佳;催化剂为甲苯磺酸吡啶盐、对甲苯磺酸、Reillex425、SO3H离子交换树脂或K-10粘土三苯基磷,以甲苯磺酸吡啶盐为最佳;
2]制备3,4-二羟基苯甲醛二吡喃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嘉禾植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嘉禾植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8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