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类金刚石薄膜表面制备羧基改性层的方法及由该法所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26613.9 | 申请日: | 201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1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辉;王俊;王自鑫;陈弟虎;薛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14/06 | 分类号: | C23C14/06;C23C14/35;C23C14/5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薄膜 表面 制备 羧基 改性 方法 | ||
1.一种在类金刚石薄膜表面制备羧基改性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采用原位低能射频等离子体激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磁控溅射法沉积类金刚石薄膜,本底真空为2×10-2~1×10-4Pa;
(2)在完成类金刚石薄膜沉积后,原位通入不饱和羧酸气体;
(3)施加低能射频,启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步骤:
(1)用上述方法沉积羧基改性的类金刚石薄膜后,原位通入H2;
(2)施加低能射频,启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低能射频等离子体激发法改性时,待改性的类金刚石薄膜处于等离子体区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羧酸优选为丙烯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羧基改性层与类金刚石薄膜表面碳原子以化学键的方式结合,改性层厚度小于1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金刚石薄膜也可以选择其它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无机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用酒精,丙酮,超纯水分别清洗硅片,均超声处理20min,将干燥的双面抛光硅片放入沉积室的待沉积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高纯氩气作为载气,原位通入丙烯酸气体,试剂瓶中的氩气分压为0.1~0.15MPa,腔体内Ar+丙烯酸气体总气压为5~20Pa,水浴槽内的温度为20~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再次打开射频源,启辉后,调节射频功率为20W,电压350V,电流50mA,自偏压-50V至-150V;反应时间为10min~1h。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在类金刚石薄膜表面制备羧基改性层的方法所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66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DHCP服务器主备的方法
- 下一篇:在特技模式期间提供交互式内容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