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光子筛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5565.1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3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唐燕;胡松;赵立新;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光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衍射光学元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光子筛。
背景技术
在软X射线,极紫外光谱区域,传统折射或反射光学元件不再有效。而光子筛作为一种新型衍射元件,可以在此光谱区域聚焦和成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01年,德国的Kipp教授在nature上首次提出了光子筛的概念。光子筛以波带片为基础,利用大量小孔代替波带片上的亮环区域,光子筛直径与对应波带片环带带宽之间的比值大于1。和传统波带片相比,光子筛上大量小孔的分布,可以有效压制旁瓣效应和高阶衍射,并且,由于光子筛直径与对应波带片环带带宽比值大于1,在同样最小微细加工线宽的条件下,光子筛和波带片相比,具有更大口径,从而获得更高的分辨率。然而,传统光子筛仍受最小加工线宽限制,难以获得很大的口径,并且由于只有小孔透光,其衍射效率较低,只有10%左右。因此,如何找到一个新型的光子筛结构,在提高光子筛衍射效率的同时,提高其分辨率,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的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是在相同最小加工尺寸的情况下,增大光子筛孔径以提高其分辨率,并同时提高其聚焦光斑主斑能量,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型光子筛。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复合型光子筛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含有透明介质、金属层及微细结构,在透明介质上镀上金属层,并在金属层上刻蚀出所需的微细结构,沿透明介质的半径由内至外的方向以微细加工最小线宽为依据,将透明介质划分为不同区域,所述区域包括波带区、第一个区域及第二个区域,第一个区域和第二个区域都具有多组微细结构,在第一个区域的两组微细结构之间设有波带区,每组微细结构是由不同半径的环带状分布、不同半径的多个小孔组成,每个区域中设有小孔孔径与对应环带带宽之间具有一比值k,波带区最外环带宽等于微细加工最小加工尺寸线宽,波带区最内环半径为其最外环半径的0.3~0.5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光子筛沿径向方向划分不同区域,由内而外,逐个区域增大光子筛的小孔直径与所处环带带宽之间的比值k,从而在同样最小微细加工宽度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光子筛口径,从而提高其分辨率。并且在光子筛的第一区域,将部分小孔环带替换为波带,从而在不明显增加光斑直径的情况下,提高光子筛聚焦光斑主斑能量。利用本发明,可以在相同最小加工线宽的情况下,获得更大面积的光子筛,以提高光学系统分辨率,并且通过将部分小孔替换为波带,同时提高激光束远场衍射斑的主斑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合型光子筛结构示意图;
图2复合型光子筛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与具有相同最小加工尺寸的普通光子筛,与普通分区光子筛,在焦平面上,径向方向光强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如图1和图2含有透明介质1、金属层2及微细结构3,在透明介质1上镀制金属层2,并在金属层2上刻蚀出所需的微细结构3,沿透明介质1的半径由内而外的方向以微细加工最小线宽为依据,将透明介质1划分为不同区域,所述区域包括波带区4、第一个区域5、第二个区域6都具有多组微细结构3。在第一个区域5的两组微细结构3之间设有波带区4,每组微细结构3是由不同半径的环带状分布、不同半径的多个小孔组成,每个区域中设有小孔孔径,小孔孔径与对应环带带宽之间具有一比值k,在波带区4最外环带宽等于微细加工最小加工尺寸线宽,波带区4最内环半径为其最外环半径的0.3~0.5倍。波带区4为环状波带8。每个小孔中心与透明介质1中心的距离满足公式f为光子筛焦距,λ为所使用光波波长,n为1/2的偶数倍,则小孔中心位于偶数环带;n为1/2的奇数倍,则小孔中心位于奇数环带,小孔对应环带带宽为每个小孔直径为k为小孔孔径与对应环带带宽之间的比值,每个环带上的小孔数目为f(rn)是随rn变化的密度函数。
每个区域对应的最外环小孔直径,大于或等于微细加工最小线宽。
将透明介质1沿半径方向划分为不同区域,每个区域内,小孔孔径与对应环带带宽之间的比值k恒定,且每个区域对应的最外环光子筛小孔直径,大于或等于微细加工最小线宽。
每个区域内,小孔所处环带应间隔k/2取整个奇数环带或偶数环带。在透明介质1的不同区域,当与时,小孔中心所处环带奇偶性相反,其中J1(·)为一阶贝塞尔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5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邻苯二甲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扰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