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类粉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3927.3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添根;王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添根;王国全 |
主分类号: | A23L1/33 | 分类号: | A23L1/33;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永康***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类 及其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贝类物的食用剂型及其制法,尤指一种贝类粉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文蛤萃取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多食牡蛎肉,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在中医学中则描述牡蛎,性微寒、味成,具有潜阳、固涩、化痰软坚的功能,主治头晕、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等症状。更由现代医学发现具有提高免疫力、提升抗癌效果,并降低肝癌细胞甲胎蛋白生成作用。
此外,与文蛤同样为贝类物的牡蛎,其萃取液中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肝醣及有机锌元素以及营养,也助于提供人体吸收。
另外一种贝类物为较为普知常见的“蚬”,蚬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蚬,主治开胃、压丹石药毒、去暴热、明目、利小便、解酒毒、治目黄”。且经医学发现,对于针对操劳、肝病或长期饮酒应酬者有保肝的良效。而由蚬所精练“蚬精”、“蚬锭”中的肝醣及蛋白质也含有多种有机矿物质、维生素B2、B6与B12,提供人体吸收有较高的吸收率。
兹举其中的蚬为例说明,目前现有的蚬的营养取得,通常通过市场所购而自行料理,然由于料理过程繁琐,并不便于经常食用。而另外一种即市售的“蚬精”,是将蚬杀菌经由机器熬煮、浓缩取其精华(即蚬精),再将所熬出的液体填装置玻璃瓶内密封,以防液体变质毁坏。但是此种“蚬精”饮用时需将玻璃瓶上的盖子打开方可饮用,其盖子不易开启而造成在饮用上不便,若要随身携带其玻璃瓶较重不易随身携带,若要热饮时不易加热饮用且在保存期限上较短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该现有技术对于蚬精,甚至其他贝类食物的食用上的不便。本发明人认为应有一种方式及剂型的改良。为此,本发明人设计一种将前述贝类食物制为粉末的方法,以提供水冲泡,借以延长保存期限,外出携带方便减少空间及重量,以及降低瓶装包装材料的使用。为达前述的目的。
本发明人设计一种贝类粉制法,其步骤包括:
1.取贝类物;
2.经由第一次水萃取,得到第一次萃取液;同时余留贝类残余物;
3.该第一次萃取液过滤而取得第一次滤净液;
4.该第一次滤净液经真空浓缩而成浸膏;
5.喷雾干燥;
6.加入赋形剂而得贝类粉末。
以将前述贝类食物制为粉末,以提供水冲泡,借以延长保存期限,外出携带方便减少空间及重量,以及降低瓶装包装材料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细部流程示意(一)图
图3本发明延续细部流程示意(一)的细部流程示意(二)图
图4本发明延续细部流程示意(二)的细部流程示意(三)图
图5本发明的添加调味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图式的辅助,说明本发明的内容、特点以及实施例,俾使贵审对本发明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系关于一种“贝类粉制法”,其步骤包括:
1.取贝类物;
该贝类物可以具体选自于:
黑鲍(俗名:鲍鱼)Haliotis discus
九孔(俗名: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长牡蛎(俗名:蚵仔)Crassostrea gigas
海扇Patinopecten yessoensis
台湾蚬(俗名:喇仔)Corbicula fluminea
毛蛤(俗名:赤贝)Anadara broughtonii
浅蜊(俗名:海瓜子)Ruditapes philippinarum
文蛤(俗名:粉蛲)Meretrix lusoria
竹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蝾螺Turbo cornutus
香螺(俗名:肉螺)Hemifusus ternatanus
凤螺(俗名:花螺)Babylonia areolata
绿贻贝(俗名:绿淡菜)Mytilus viridis的贝类群组之一,或也可是上述贝类的任意组合群组。
取贝类物作业中可以包括确认贝类物完整性(是否破损)、鲜度(是否有腐败异味)、肉质、清洗、灭菌、甚至可以如图5所示,添加调味料(如蒜、姜、九层塔等)。该贝类物较佳是静置2~4小时吐沙后与添加物以清水或RO水(逆渗透净水)一同进行最后一次清洗作业,以减少细菌异物残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添根;王国全,未经李添根;王国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3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