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低温板坯加热工艺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8536.4 | 申请日: | 2011-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潘丽梅;王全礼;夏兆所;许学勇;冯莉莉;董浩;赵楠;周谊军;王宝川;耿立;王崇学;张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6 | 分类号: | C22C38/16;C21D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低温 加热 工艺 取向 电工 电磁 性能 方法 | ||
1.一种提高低温板坯加热工艺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
(1)来料铸坯化学成分:C 0.01~0.06%,Si 2~4%,Mn 0.05~0.3%;S 0.003~0.03%,Cu 0.2~0.6%;N 0.005~0.01%;Als 0.01~0.035%;余下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2)热轧:铸坯在1150~1250℃加热,轧成1.8~4.0mm厚的热轧板;
(3)一次冷轧:热轧板酸洗后进行一次冷轧,一次冷轧压下率控制在50%~70%;
(4)采用三或两段式退火:第一段1000~1120℃进行30~120s退火后以10~15℃/s速率冷却进入到第二段810~860℃均热区,在第一段通入纯净干燥的氮气;第二段通入湿的5~30%氢气与氮气混合气体,在分压比为0.2~0.65条件下进行7~15min的中间完全脱碳退火,使钢板的含碳量降低到30ppm以下;
针对1~1.5mm厚度的钢板,采用三段式即在第三段进行700~800℃的纯氢气的还原退火,退火时间3~5min;当采用三段式时,缩短第二段退火时间1~4min,提高脱碳效果,同时提高钢板的表面及底层质量,在第二段控制氧含量在300~800ppm范围;
(5)进行二次冷轧,轧至成品所需厚度;
(6)不回复或进行400~650℃回复退火,回复需通入湿的5~50%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分压比控制在0.2~0.65范围;
(7)涂MgO退火隔离剂;
(8)成品高温退火。在900-1100℃阶段以10℃/h的速度升温,气氛为75%H2和25%N2,并于1200℃纯干H2中保温6-8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料铸坯化学成分中添加B或Sn,进一步稳定二次再结晶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85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