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机电系统元件及用于其中的防止变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08099.6 | 申请日: | 201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81B7/00 | 分类号: | B81B7/00;B81C1/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系统 元件 用于 中的 防止 变形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止变形结构的微机电系统(MEMS)元件,以及用于其中的防止变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现有技术
图1显示美国第4,901,570号专利案所公开的一种MEMS元件。如图1所示,MEMS元件10包含:质量块11;支撑板12;悬臂梁(cantilever)13;形成于质量块11与支撑板12表面的氮化硅层14;以及桥接段15。一般情况下,MEMS元件10通过感测质量块11的位移而产生讯号,但为避免在意外状况下损害元件(例如不慎摔落),此现有技术以两种方式来限制质量块11的移动范围:第一,以桥接段15限制质量块11的转动,且桥接段15亦可以略微限制质量块11的出平面(out-of-plane)移动;第二,悬臂梁13利用氮化硅层14附着于支撑板12,其剖面轮廓高出质量块11一间隙16,以限制质量块11的出平面移动高度。
此现有技术中,质量块11与支撑板12的材质为硅,悬粱臂13的材质为多晶硅,换言之,此MEMS元件10须制作于金属制程之前,才能以硅基板作为MEMS元件的质量块11与支撑板12,而无法应用于以金属材质作为质量块,且支撑的硅基板位于质量块下方的MEMS元件结构。并且,该现有技术必须使支撑板12环绕质量块11,以使悬臂梁13可附着于支撑板12的上方环绕质量块11的四周,才可充分限制质量块11的位移,因此其元件将占用较大面积而不利于微缩。
图2显示美国第7,237,316号专利案所公开的一种MEMS元件的剖视图。其制造方法是于制作出绝缘层上硅晶(silicon on insulator,SOI)之后,以蚀刻的方式于玻璃板25的表面上定义出质量块21、支撑板22、阻止层23等。如图2所示,MEMS元件20中,质量块21与支撑板12皆是利用半导体基板所蚀刻而成;而阻止层23与质量块21间的间隙26,是利用绝缘层24的高度定义,且蚀刻绝缘层24的一部分后所形成。
同样地,此MEMS元件20须制作于金属制程之前,而无法应用于以金属材质作为质量块,且支撑的半导体基板位于质量块下方的MEMS元件结构。并且,该现有技术同样必须使支撑板22环绕质量块21(图2仅示出其中一边),以使阻止层23可附着于支撑板22的上方环绕质量块11的四周,才可充分限制质量块11的位移,因此其元件的尺寸也同样不易微缩。
有鉴于此,本发明即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防止变形结构的微机电系统元件,以及用于其中的防止变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具有防止变形结构的微机电系统(MEMS)元件。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微机电系统元件中的防止变形结构。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微机电系统元件的制作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就其中一个观点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机电系统元件,设置于一基板上,包含:一动件;以及一防止变形结构,其具有:附着于该基板的一固定栓;多个金属层,其包含一最上层金属层;以及连接该多个金属层的多个金属栓;其中,该最上层金属层由俯视图视之,与该动件具有一部分重叠,且由剖面图视之,该最上层金属层的底表面高于该动件顶表面一限制高度。
上述微机电系统元件中,该防止变形结构由俯视图视之,宜位于该微机电系统元件整体结构的内部。
上述微机电系统元件可包含至少一弹簧;一与弹簧连接的质量块;以及与质量块连接的至少一感测电极区,其中该感测电极区可包含同平面感测电极区与出平面感测电极区,且该动件可包括该弹簧、该质量块、与该感测电极区之一或任两者以上。
就另一个观点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机电系统元件中的防止变形结构,设置于一基板上,该微机电系统元件包含一动件,该防止变形结构包含:附着于该基板的一固定栓;多个金属层,其包含一最上层金属层;以及连接该多个金属层的多个金属栓,其中,该最上层金属层由俯视图视之,与该动件具有一部分重叠,且由剖面图视之,该最上层金属层的底表面高于该动件顶表面一限制高度。
在上述防止变形结构的较佳实施形态中,该最上层金属层与该多个金属栓中最上层金属栓,从剖视图标之,大致呈为L字形或T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80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