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碳素材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05456.3 | 申请日: | 201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存禄;孔繁凯;郭海涛;梁行方;孔向民;张峰;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和县鑫源碳素有限公司;包头瑞鑫稀土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 代理公司: | 呼和浩特北方科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00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01365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碳素 材料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石墨碳素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所述,将每99-101份煅烧石油焦干料,加入溶化沥青20-25份,经配料、混捏、抽真空挤压成型、一次焙烧、一次浸渍、二次焙烧、二次浸渍、三次焙烧和石墨化工艺制成,其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1)、干料与粘结剂混捏、凉料、成型
a.煅烧石油焦干料的配制:煅烧石油焦干料由3个粒度级的煅烧石油焦粉配制而成,包括:1.5mm粒度级,其中粒度为1.5mm的煅烧石油焦粉占95%;0.5mm粒度级,其中粒度为0.5mm的煅烧石油焦粉占95%和0.074mm粒度级,其中粒度为0.074mm的煅烧石油焦粉占85%,3个粒度级的煅烧石油焦粉按重量百分比:1.5mm粒度级的煅烧石油焦粉为10-12%;0.5mm粒度级的煅烧石油焦粉为48-50%;0.074mm粒度级的煅烧石油焦粉为38-40%;上述各粒度级的煅烧石油焦粉的百分含量为100%;
b.干料与粘结剂混捏:将上述a步骤所配制的干料和粘结剂即软化点在85-90℃的中温煤沥青,在双搅刀混捏机内加热至180-190℃,混捏2.5-3小时,其中按重量计,每99份-101份的煅烧石油焦干料加入20-25份的粘结剂,通过凉料,抽真空为0.076mpa时挤压成型;
(2)、一次焙烧
将压制成型的生坯按一次焙烧工艺进行焙烧,焙烧工艺为:炉温用12小时从室温升到350℃,在12-60小时,平均每小时升温5℃,在60-276小时,平均每小时升温1-2℃,在276-432小时,平均每小时升温2-3℃第一次焙烧最高火焰温度1250-1260℃,制品温度890-900℃,经过432-440小时的加热得到一次焙烧制品;
(3)、一次浸渍
将得到的一次焙烧制品预热到300℃-320℃,预热时间11-12小时,将预热的产品放入高压浸渍罐内密闭,并注入溶化后经沉淀的中温煤沥青,用中温煤沥青淹没预热的产品,抽真空30-40分钟,真空度达0.08mpa时,加压时间为4.5-5小时,一次浸渍后增重不低于焙烧品的20%;
(4)、二次焙烧
将浸渍过的制品进行二次焙烧,二次焙烧工艺为:炉温用12小时从室温升到350℃,在12-60小时,平均每小时升温5℃,在60-228小时,平均每小时升温1-2℃,在228-276小时,平均每小时升温2-3℃,在276-312小时,平均每小时升温5-6℃,在312-324小时保持恒温,在324-336小时,平均每小时升温10-11℃,在336-360小时保持恒温,第二次焙烧最高火焰温度1250-1260℃,制品温度为800-810℃,经过360-365小时的加热得到二次焙烧品;
(5)、二次浸渍
用与一次浸渍同样的方法对二次焙烧品进行二次浸渍,二次浸渍后增重不低于次二次焙烧品的12%;
(6)三次焙烧
用与二次焙烧同样的工艺对二次浸渍的二次焙烧品进行三次焙烧,得到三次焙烧品;
(7)、石墨化工艺
将经过两次浸渍、三次焙烧后的三次焙烧品装入石墨化炉内,按炉芯截面积摆放好制品,在密闭的情况下通电,按照装炉量送电,进行高温处理,要求石墨化炉的炉芯温度在2400-2500℃,即得该石墨碳素材料。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制得的高纯石墨阳极瓦,其特征在于其正面成瓦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和县鑫源碳素有限公司;包头瑞鑫稀土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兴和县鑫源碳素有限公司;包头瑞鑫稀土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54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蒸汽生物废水灭活系统
- 下一篇:粉末成形机多少充填行程调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