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抗肿瘤药物的复合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03570.2 | 申请日: | 2011-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1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平;吕慧侠;孙博;张振海;姜天玥;张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5/00;A61K47/36;A61K47/4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肿瘤 药物 复合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运用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钠、肿瘤细胞选择性穿膜肽和脂质体共同构建一种复合脂质体。此复合脂质体特征在于利用透明质酸和肿瘤选择性穿膜肽的双重肿瘤细胞靶向性,有效地解决常规脂质体以及传统穿膜肽对正常和肿瘤细胞均无选择性而导致其治疗时药效增加的同时毒性也增加的难题,充分实现肿瘤药物制备成制剂用于治疗时所需的高效、低毒的临床需求。
背景技术:
穿膜肽(cell-permeable peptides,CPP)是一类具有较强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多肽,它们具有高效穿过细胞膜而不损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将穿膜肽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偶合等方式携带各种分子或纳米载体透过细胞膜,已经在介导基因、蛋白质、多肽、小分子、纳米颗粒和脂质体等穿透各种细胞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有研究表明,传统的穿膜肽和普通脂质体(未经修饰的)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一般无选择性,即使主动靶向性脂质体在正常组织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如果将传统的穿膜肽如R8等用来修饰普通脂质体后,由于穿膜肽的高效穿膜特性,在增加肿瘤细胞内药物量的同时,必然伴随正常细胞中药物量的相应增加,这将导致正常细胞组织的更大伤害(毒副作用明显增加)。因此,如果能够构建一种具有肿瘤细胞选择性的穿膜肽,与采用普通穿膜肽相比,将其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偶合等方式与脂质体等纳米载体相结合并携带其穿过细胞膜,在靶向治疗肿瘤疾病的领域将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肿瘤细胞选择性穿膜肽(selective cell penetration peptides on tumor cell,SCPPt)为本实验室在经典穿膜肽基础上创新研究出的一种新型穿膜肽,它具有对肿瘤细胞膜有较高的穿透效率,而对正常细胞膜几乎无穿透或穿透效率较低的特点,主要由5~12个精氨酸和3个组氨酸组成。带有本实验室发明的氨基酸序列的穿膜肽在正常pH环境下,仅带有少量正电荷,无法与细胞表面高度结合而穿膜;而当到达肿瘤组织细胞表面时由于其偏酸性的环境使得组氨酸和精氨酸协同表现出带有大量正电荷,从而能够高效地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表面相结合,体现出较强的穿透肿瘤细胞膜的作用。
透明质酸(HA)是以D-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为双糖单位组成的直链高分子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多种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细胞表面和细胞内部的阴离子物质,属于体内内源性物质,不诱发免疫反应,安全性高。近年来研究表明,HA可与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CD44、RHAMM等受体结合,激活针对HA的细胞内信号通路或激活HA的内化作用,而调节细胞的运动等行为,且可被肿瘤细胞表面高度表达的HA酶迅速降解消除。此外,淋巴结内高浓度HA也有利于巨噬细胞游走,发挥吞噬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据文献报道,HA可借助其粘弹性作用所形成大分子网状结构包绕巨噬细胞,将巨噬细胞与被吞噬细胞或颗粒隔离,从而限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延长其包被载体的血液循环时间,具有长循环效应。HA为电负性,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在正电性的脂质体表面,并证明可显著提高脂质体的肿瘤靶向性。鉴于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长循环和负电性、无免疫原性、肿瘤细胞高亲和性和抗肿瘤辅助治疗作用等,已成为目前抗肿瘤主动靶向载体的研究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肿瘤组织高度靶向性、肿瘤细胞高效穿透性的复合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方案
针对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抗肿瘤药物的复合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抗肿瘤药物、脂质、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钠、肿瘤细胞选择性穿膜肽。
所述的复合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比,它含有0.01%-30%的抗肿瘤药物,1%-98%的脂质,0.001%-20%透明质酸钠,0.001%-20%的肿瘤细胞选择性穿膜肽,0-20%的醇,0-20%的抗氧剂,0-20%的防腐剂,0-20%的pH调节剂,0-20%的相变调节剂,0-20%的长循环材料,0-20%的等渗调节剂,0-95%的冻干支撑剂,0-95%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3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别嘌醇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食用唇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