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无水介质中进行铃木反应的聚合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00775.5 | 申请日: | 201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莫越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C08G6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水 介质 进行 铃木 反应 聚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轭聚合物的聚合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无水介质中进行铃木(Suzuki)反应的聚合体系,可用于对水敏感的共轭聚合物的聚合。
背景技术
1979年日本科学家铃木(Suzuki)发明了Suzuki反应(Miyaura,N.;Yamada,K.;Suzuki,A.A New Stereospecific Cross-Coupling by the Palladium Catalyzed Reaction of 1-alkenylboranes with 1-alkenyl or 1-alkynyl Halides.Tetrahedron Lett.1979,36,3437-3440.),并成功应用于芳基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Miyaura,N.,Yanagi,T.and Suzuki,A.Synth.Commun.1981,11,513),其特征在于:以卤素取代的芳基和硼酸/硼酸酯取代的芳基为原料,采用钯的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碱性环境中进行的芳基偶联反应(见反应式1)。Suzuki反应已经成功地用于小分子的合成,含双官能团的单体可采用Suzuki反应进行聚合得到芳基偶联型的聚合物(见反应式2),目前此类聚合物中采用Suzuki反应得到的分子量较其他方法大。分子量对聚合物的性能影响很大,例如聚(二噻吩并噻咯-alt-苯并噻二唑)的分子量为7000时,光伏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2%;分子量为37000时,能量转化效率为5.9%(Streamlined microwave-assisted preparation of narrow-bandgap conjugated polymers for high-performance bulk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Coffin,RC;Peet,J;Rogers,J,Bazen GC.NATURE CHEMISTRY2009,1(8),657-661.)。
X:氯、溴、碘卤素
反应式1.单官能团之间的芳基偶联
X:氯、溴、碘卤素
反应式2.双官能团之间的芳基偶联聚合反应
虽然Suzuki反应不断发展,不仅仅用于芳基偶联,并在诸多领域成为重要的合成手段,但对于芳基偶联聚合,基本采用反应式2中的反应条件。全芳基型共轭聚合物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聚合物,广泛应用于电致发光、光伏电池、非线性光学和传感领域。
Suzuki反应因为采用了较稳定的芳基硼酸/芳基硼酸酯作为原料,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分子量,所以Suzuki反应是目前共轭聚合物中最为常见的聚合方法。虽然在有机小分子合成中有多种芳基偶联反应,但用于聚合反应的只有Yamamoto反应、Stille反应,这是因为其他聚合方法目前难以得到分子量大于10,000的产物,也就无法表现出高分子的基本性能。
Yamamoto反应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分子量(The first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N-alkyl-3,6-carbazole)s Zhang ZB,Fujiki M,Tang HZ,Motonaga M,Torimitsu K Macromolecules,2002,35(6),1988-1990.),但Yamamoto反应因为原料仅含有卤素官能团,无法进行交叉偶联(cross-coupling)反应,无法获得交替共聚物(反应式3),而交替共聚物在光电功能高分子中非常重要,应用最为广泛,所以Yamamoto反应在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中使用得不多。
反应式3.Yamamoto反应合成均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0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歌曲过渡元数据
- 下一篇:由单组因特网主控机器提供的多个并行用户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