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ZrB2/SiC/Zr-Al-C陶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0100.0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1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国;郭启龙;沈强;张联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8 | 分类号: | C04B35/5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zrb sub sic zr al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特别是一种ZrB2/SiC/Zr-Al-C超高温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温陶瓷在航天航空、军事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特别是超高温飞行器的机翼前缘,头锥,引擎等需要承受2000°C以上超高温的部位,只有超高温陶瓷才可胜任。ZrB2-SiC是目前认为最有望应用的超高温复合材料体系,但是,ZrB2-SiC陶瓷韧性不高。目前对其增韧多是采用纤维,如:SiC纤维,石墨纤维或者碳纳米管等来增韧,如加入SiCw,SPS烧结韧性可达6.81MPam1/2,加入20vol%石墨短纤维,热压烧结后韧性可达6.56 MPa·m1/2,此外有学者用具有层状结构的Ti3SiC2来增韧Al2O3陶瓷。
Hailong Wang(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90,1992,2007)等人利用纳米SiCw,1550°C时,SPS烧结后样品的断裂韧性增加到6.81MPam1/2。若通过掺入烧结助剂Si3N4和AlN后断裂韧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Xinghong Zhang(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66, 241, 2008)等人利用SPS和热压分别掺入SiCw烧结,其断裂韧性得到明显提高。
Feiyu Yang(Materials Letters,62,2925,2008)等人在ZrB2-20vol%SiC化合物中掺入20vol%石墨短纤维,通过热压在2000°C,30MPa,保温1h,烧结出致密复相陶瓷,断裂韧性达到6.56 MPa·m1/2,相比直接烧结ZrB2-20vol%SiC化合物得到的断裂韧性提高了54%。
WuBian Tia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487,568,2008)等人在ZrB2-20vol%SiC化合物中掺入2wt%碳纳米管,通过热压在1900°C,30MPa,保温1h,烧结出复相陶瓷,其韧性比未加入碳纳米管时提高了15%,其断裂韧性达到4.6±0.6MPa·m1/2。
Qiang Liu(Scripta Materialia,61,690,2009)等人在ZrB2中掺入20vol%纳米SiC颗粒,在1900°C通过热压烧结后断裂韧性可以达到6.5±0.3 MPa·m1/2。
经过文献调研,目前还没有报道过利用Zr-Al-C三元化合物来提高ZrB2-SiC基超高温陶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ZrB2-SiC超高温陶瓷脆性大的缺陷,制备ZrB2/SiC/Zr-Al-C复合体系。利用Zr-Al-C化合物的层状结构,及其与ZrB2形成的特殊微观包裹结构,通过改变裂纹走向等实现增加裂纹扩展能,达到提高韧性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ZrB2/SiC/Zr-Al-C陶瓷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粉体的制备:
所用原料为Zr、Al及其合金包裹的ZrB2粉体、SiC和C,原料中各物质的含量为Zr、Al包裹ZrB2的粉体的量为83.5-87.6wt%,其中Zr所占包裹ZrB2的粉体含量为2.5-16.2wt%,Al所占包裹ZrB2的粉体含量为2.2-14.0wt%,SiC所占混合粉体含量为11.7-12.3wt%,C所占混合粉体含量为0.7-4.2wt%,将上述原料采用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均匀粉体;
(2)烧结:
称取混合均匀粉体装入石墨模具中,在1600°C-1900°C温度烧结,烧结压力为0-30MPa,得到致密的ZrB2/SiC/Zr-Al-C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0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封装模块制备装置
- 下一篇:支持后降混信号的多客体音频编解码设备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