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玻璃带连续成型的设备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7933.2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T·L·A·达努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7/06 | 分类号: | C03B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李丹丹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璃 连续 成型 设备 方法 | ||
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成型连续流动的熔融玻璃带的方法和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玻璃板成形工艺中在连续流动的熔融玻璃带中形成弯曲表面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
当熔融玻璃被拉延成板状时,玻璃从初始递送厚度拉伸或薄化至最终板材厚度。在诸如熔化工艺的溢流下拉工艺中,熔融玻璃沿成形构件的相反会聚侧向下流动并作为单个玻璃带从成形构件根部或底部边缘撤出,需要很大的努力来确保玻璃板的平坦均匀厚度。然后将所得平板玻璃与合适的部件(如,液晶材料和相关联的电子器件)组合以产生显示装置。然后可以将显示装置结合到诸如计算机显示器或电视机的最终产品中。通常,显示装置被限制在提供结构完整性和边界的框架或挡板内。
显示器行业的最近趋势倾向于越来越薄的装置。一个这样的示例是用于电视机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其使相比早先的冷阴极荧光照明薄得多的装置成为可能。正在进行附加步骤以显著减少或消除显示器周围的框架,以便为整个产品提供简单、更洁净且更赏心悦目的外观。制造这种产品的一种方法是包括包围产品正面且特别是产品的边缘区域的面板或覆盖玻璃。
在过去,各个玻璃板的成型很大程度上通过加热和压制或加热和烤弯来进行。也就是说,各个玻璃板被加热至合适的成形温度,然后被压制以获得最终形状。替代地,在烤弯期间,将玻璃板置于模具中、加热并允许其通过重力适形于所需形状。这样的方法受限于对玻璃板逐个进行动作,并且虽然可以在单个步骤期间(通过例如采用多个模具)对多个玻璃板进行操作,但该方法的缺点是缺乏可通过连续不间断方法实现的规模经济。
概述
根据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成型移动的熔融玻璃带的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的熔融玻璃带在诸如熔融下拉工艺的下拉玻璃制造工艺中成形。如本文所用,术语“熔融玻璃”用来表示在冷却时能产生玻璃态弹性材料的粘稠或粘弹性材料。该方法包括使用偏移成型辊对,该偏移成型辊对在熔融玻璃带的生产期间接合熔融玻璃带,并且在移动的熔融玻璃带中产生弯曲。因此,只要为产生熔融玻璃带的成形体供应熔融玻璃,即可产生连续的熔融玻璃带,并且与玻璃带接合的偏移成型辊对在玻璃带中形成弯曲部分。一旦玻璃带达到弹性状态,可以将玻璃带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切开,以产生具有弯曲表面特别是弯曲边缘的各个玻璃板,该玻璃板可以在用于各种显示产品的包围式面板的制造中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例如可以在下拉玻璃制造工艺中使用的用于成型连续移动的熔融玻璃带的设备,其包括:成形体,其用于产生移动的熔融玻璃带;以及偏移成型辊对,其相对于熔融玻璃带的流动方向设置在成形体的下游以赋予玻璃带三维形状。偏移成型辊对包括邻近移动的熔融玻璃带的第一侧定位且接触移动的熔融玻璃带的第一侧的第一成型辊和邻近玻璃带的第二侧定位且接触玻璃带的第二侧的第二成型辊。第一和第二相对的偏移成型辊彼此横向偏移,并且在第一辊接触移动的熔融玻璃带处的第一辊的接触表面延伸超过在第二辊接触移动的熔融玻璃带处的第二辊的接触表面,从而在移动的熔融玻璃带中产生弯曲。将第一和第二成型辊各自沿其经过或彼此重叠的方向定位导致辊在玻璃带中赋予弯曲。优选地,由第一和第二成型辊接触的移动的熔融玻璃带的粘度在1x105和1x107泊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偏移成型辊对与移动的熔融玻璃带接触。多个偏移成型辊对可以例如相对于成形体的根部处于不同的竖直位置。替代地,多个偏移成型辊对可以沿单个水平面放置。也就是说,辊对可相对于成形体根部竖直移位,其中第一成型辊对定位在离成形体根部第一竖直距离处,而第二成型辊对定位在离成形体根部第二距离处。
在给定成型辊对的第一成型辊的中点与第二成型辊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大于第一或第二成型辊的长度。此外,第一和第二成型辊的最近端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小于第一或第二成型辊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7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颜料
- 下一篇:硅烷可交联聚合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