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冻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6443.0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9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启辅;岛津裕辅;鸠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6/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 循环 装置 | ||
1.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主制冷剂回路、喷射回路以及控制装置,
该主制冷剂回路,由配管依次连接了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散发由前述压缩机压缩了的制冷剂的热的散热器、在通过了前述散热器的制冷剂与通过前述散热器向前述压缩机中喷射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内部热交换器的一次侧流路、对通过了前述内部热交换器的一次侧流路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第一减压装置、以及供由前述第一减压装置减压了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
该喷射回路,由配管依次连接了对通过前述散热器向前述压缩机中喷射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第二减压装置、前述内部热交换器的二次侧流路、以及前述压缩机的喷射口;
该控制装置,通过对前述第二减压装置的开度以及前述散热器的传热面积进行控制,调整流过前述主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对从前述压缩机的排出部到前述第一减压装置的入口之间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一压力检测单元,
前述控制装置,
通过当由前述第一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出了的前述高压侧压力比规定的值高时减小前述第二减压装置的开度,当前述高压侧压力比规定的值低时增大前述第二减压装置的开度,对流过前述主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照并列地进行流过前述散热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方式将前述散热器分割成多个,
前述控制装置,
至少通过由相对于前述被分割了的散热器的一部分的制冷剂的流出流入对前述散热器的传热面积进行控制,调整流过前述主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被分割了的散热器的一部分的出入口侧设置使制冷剂流出流入的开闭装置,
前述控制装置,
通过控制前述开闭装置的开闭,对流过前述主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开闭装置由电磁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开闭装置由电磁阀和止回阀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对从前述第一减压装置的出口到前述压缩机的吸入部之间的制冷剂的低压侧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二压力检测单元,
前述控制装置,
根据前述高压侧压力和由前述第二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出了的前述低压侧压力运算中间压力,当前述中间压力比制冷剂的临界压力高时,通过改变前述第二减压装置的开度以及前述散热器的传热面积,对流过前述主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控制装置,
当对从前述第二减压装置的出口到前述压缩机的喷射口之间的制冷剂的中间压力进行检测,前述中间压力比制冷剂的临界压力高时,通过改变前述第二减压装置的开度以及前述散热器的传热面积,由此,对流过前述主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对前述散热器的入口空气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对前述蒸发器的入口空气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
前述控制装置,
通过当由前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了的温度以及由前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了的温度比规定的温度高时,改变前述第二减压装置的开度以及前述散热器的传热面积,对流过前述主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控制装置,
通过当开始制冷运行时,在前述蒸发器的入口空气温度比规定的温度高的期间,改变前述第二减压装置的开度以及前述散热器的传热面积,对流过前述主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64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互锁式自动挂脱装置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