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火花塞用的主体配件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65301.2 | 申请日: | 201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2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那须弘哲;佐藤昭人;儿玉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T21/02 | 分类号: | H01T21/02;C23C28/00;C25D11/38;F02P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亚;陆锦华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主体 配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火花塞,具有被复合层覆盖的主体配件,该复合层含有镍镀层和在上述镍镀层上形成的铬酸盐层,上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上述铬酸盐层的膜厚为2~45nm,Cr元素的浓度为60at%以下,除Cr以外还含有N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使用将浓度35%的浓盐酸和水等量混合的溶液,以室温的溶液温度对上述主体配件的表面进行10分钟溶解,由溶解后的上述溶液中的Cr浓度换算的上述主体配件的每单位表面积的Cr重量为0.5~4.5μg/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使用将浓度35%的浓盐酸和水等量混合的溶液,以室温的溶液温度对上述主体配件的表面进行10分钟溶解,由溶解后的上述溶液中的Cu浓度换算的上述主体配件的每单位表面积的Cu重量为0.05~1μg/cm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使用将浓度35%的浓盐酸和水等量混合的溶液,以室温的溶液温度对上述主体配件的表面进行10分钟溶解,由溶解后的上述溶液中的Ni浓度换算的上述主体配件的每单位表面积的Ni重量为70~200μg/cm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上述铬酸盐层的膜厚为20~45nm。
6.一种火花塞用的主体配件,被含有镍镀层和在上述镍镀层上形成的铬酸盐层的复合层覆盖,上述火花塞用的主体配件的特征在于,上述铬酸盐层的膜厚为2~45nm,Cr元素的浓度为60at%以下,除Cr以外还含有N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花塞用的主体配件,其特征在于,使用将浓度35%的浓盐酸和水等量混合的溶液,以室温的溶液温度对上述主体配件的表面进行10分钟溶解,由溶解后的上述溶液中的Cr浓度换算的上述主体配件的每单位表面积的Cr重量为0.5~4.5μg/cm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火花塞用的主体配件,其特征在于,使用将浓度35%的浓盐酸和水等量混合的溶液,以室温的溶液温度对上述主体配件的表面进行10分钟溶解,由溶解后的上述溶液中的Cu浓度换算的上述主体配件的每单位表面积的Cu重量为0.05~1μg/cm2。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用的主体配件,其特征在于,使用将浓度35%的浓盐酸和水等量混合的溶液,以室温的溶液温度对上述主体配件的表面进行10分钟溶解,由溶解后的上述溶液中的Ni浓度换算的上述主体配件的每单位表面积的Ni重量为70~200μg/cm2。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用的主体配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铬酸盐层的膜厚为20~45nm。
11.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该火花塞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火花塞,通过对主体配件顺次进行镀镍处理和筒式电解铬酸盐处理,将含有镍镀层和铬酸盐层的复合层形成于上述主体配件的表面,上述火花塞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筒式电解铬酸盐处理以阴极电流密度为0.02~0.45A/dm2、处理时间为1~10分钟、液温为20~60℃的处理条件来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53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部灌装软袋的灌装密封装置
 - 下一篇:新型顶升旋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