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58061.3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5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森井宏和;吉村豹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吉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3/14 | 分类号: | F01L3/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钠 封入 发动机 气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内部封入了金属钠的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等的发动机气门中,为了应对发动机的高性能化和低燃料消耗化等,通过在发动机气门的内部设置中空部且封入金属钠,来实现轻量化及高热传递化。
这样的发动机气门通过例如首先对实心圆棒型的原材料通过锻造等来形成伞部且在作为气门杆部的部分的内侧通过冲孔等来形成中空部,之后,以使气门杆部的外径及内径的尺寸阶段性缩小且使气门杆部的长度阶段性延伸的方式在不同尺寸的多个筒型的模具(dies)的内部依次插入气门杆部而依次进行缩径加工,由此形成成为作为目标的尺寸的气门杆部(例如,参考下述专利文献1等)。
接着,通过(1)将固体的金属钠挤压成形为棒状并切断成规定的长度,插入上述中空部内,或者(2)对固体的金属钠进行加热熔融(约120~300℃)而形成液体,以规定量注入上述中空部,从而将金属钠放入上述中空部,然后,将气门杆的上端的开口密封,由此来制造在内部封入了金属钠的发动机气门(例如,参考下述专利文献2等)。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902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018605号公报
但是,在前述那样的现有的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中,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
(1)固体的金属钠难以挤压成形,故成形加工相关的作业性差。
(2)当将液体的金属钠注入上述中空部时,若该金属钠附着在细长的中空部(直径约2~4mm左右)的内壁,则立即冷却固化而使该中空部闭塞,故必须一边对气门杆部进行加热(98℃以上)一边注入液体的金属钠,导致注入相关的作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在发动机气门的内部放入金属钠的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第一发明所涉及的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通过以使具有中空部的气门杆部的外径及内径的尺寸阶段性地缩小的方式对该气门杆部依次进行缩径加工,从而使该气门杆部成形为作为目标的尺寸,且在该气门杆部的该中空部放入金属钠,由此制造出在内部封入有金属钠的发动机气门,该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将块状的固体的金属钠放入所述气门杆部的所述中空部,之后对该气门杆部进行缩径加工,从而使该气门杆部成形为作为目标的尺寸。
第二发明所涉及的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以第一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气门杆部进行缩径加工直至使所述气门杆部的所述中空部的内径成为规定尺寸,然后,在将块状的固体的金属钠放入该气门杆部的该中空部后,对该气门杆部进一步进行缩径加工,从而使该气门杆部成形为作为目标的尺寸。
第三发明所涉及的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以第一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气门杆部进行缩径加工前,将块状的固体的金属钠放入该气门杆部的所述中空部,然后对该气门杆部进行缩径加工,从而使该气门杆部成形为作为目标的尺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块状的固体的金属钠放入气门杆部的中空部后,对气门杆部进行缩径加工,从而将气门杆部成形为作为目标的尺寸,因此,仅通过由原料钠切出容易处理的尺寸的块状的金属钠,并将其向中空部投入,即能够在中空部的内部放入金属钠,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在发动机气门的内部放入金属钠这一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的主要实施方式的顺序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顺序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基于附图所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
<主要实施方式>
根据图1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属钠封入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的主要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吉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吉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80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居网络中智能设备的组地址分配方法
- 下一篇: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