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结构及利用该结构的触控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57623.2 | 申请日: | 201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圣昊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南毅宁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单元 结构 利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结构及利用该结构的触控面板,尤其是触控单元结构因其单元结构具有特征性,可大大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可使用数字方式检测触控输入,也可以使用识别多点触控输入的新的Pad to gate方式的触控单元结构及利用该结构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触控输入装置是一种附接或并入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板(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及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MOLED)中的输入装置,且在手指或触控笔等物体接触屏幕时,可识别上述输入信号。触控输入装置近来被广泛地安装在手机、掌上电脑(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等移动机器上,除此以外,也被用于车体导航器、笔记本电脑、微型便携电脑、数字微型装置(DID)、支持触控输入运营体系的桌面电脑、网络智能电视(IPTV)、高新战斗机、坦克、装甲车等所有产业领域。
以往技术的触控输入装置具有多种类型,但是其中制作工程简单、制造成本低的阻抗式触控输入装置被广泛使用。阻抗式触控面板的透光率较低,需向基板加压,难以避免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导致的耐久性降低,同时难以识别准确的触控点,也会因温度等周边环境及噪音的影响而经常产生识别出错。
对应阻抗式触控输入装置的问题点,开发出电容式(也称“静电电容式”)触控输入装置,其以非接触方式检测触控输入,整体上解决了阻抗式触控输入装置的各种问题。
图1图示了以往技术的静电电容式触控输入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以往技术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在使用胶片、塑料或玻璃等制造的透明基板(10)的上下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在透明基板(10)的四个边角上分别形成用于施加电压的金属电极(12)。所述透明导电膜由铟锡氧化物(ITO)或锑锡氧化物(ATO)等透明金属形成。在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四个边角上所形成的金属电极(12)由银等低阻导电金属印成,所述金属电极(12)的周边上形成低阻网络。所述低阻网络为了均等地发出控制信号,在所述透明导电膜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线形性模式,在包括金属电极(12)的透明导电膜的上部塑有保护膜。
如上所述的静电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具体动作如下。在向所述金属电极(12)施加高频交流电压时,该电压在透明基板(10)的前面铺开,此时手指(16,或导电性物质的触控装置)轻轻地触摸透明基板(10)上面的透明导电膜时,一定的电流被吸入人体内,在控制器(14)中所内置的电流感应器则可感知电流的变化,并分别演算四个金属电极(12)的电流量,识别出触摸点。
上述静电电容式触控面板采用轻柔触控的方式,可延长寿命,同时仅使用一张透明基板(10),可提高透光率,在其接触表面上使用特殊金属塑膜,使其具有坚固耐用的优点。尤其是位于面板的边缘部,且不能检测出触控输入的非动作区域面积较小,在与显示装置结合时,可使其变得轻且薄。
但是,上述静电电容式触控面板因采用检测微小电流大小的方式,需要高价的检测器,还需要将所检测到的电流转换成数字的模数转换器,从而导致其价格上升。因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的过程中需要时间,从而致其反应时间变长。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发生触控输入时的检测电流与发生触控输入前的平常电流的差异很小,这就使检测的敏感度降低,另外还受噪音的影响。举例说明,在未发生触控输入时,一个金属电极(12)上流出的电流大小为1uA,在发生触控输入时,在同一金属电极(12)上流出的电极为2uA,如此以来,这种将微小电流差异作为线路方式的检测,不仅使其精确度降低,还会受噪音影响导致信号识别出错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静电电容式触控装置中所存在的触控输入后的信号变动甚微、为检测触控需要附加其他复杂结构等问题,提供一种新方式的触控单元结构及利用该结构的触控面板,因其单元结构具有特性化,使触控输入与否的检测信号差异较大,可大大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性;且可使用数字方式检测触控输入,不需要另外配置模数转换器,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同时还可去除因噪音而导致的错误识别,并可识别多点触控输入。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触控单元结构,所述触控单元结构构成触控面板的单位触控单元(60),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人体手指(25)或类似的具有电特性的触控构件接近至一定距离(d)时,与触控构件间形成静电电容的导电垫(50);及与所述导电垫(50)上的栅极端连接,因所述触控构件和所述导电垫(50)间的静电电容,在所述栅极端的电位改变时,与其对应并改变输出信号的三端切换元件(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圣昊,未经李圣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7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