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模造型装置以及铸模造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4397.2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昌秀;酒井毅;小仓和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C15/02 | 分类号: | B22C15/02;B22C11/00;B22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模 造型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实填充于砂箱内的型砂并对铸模进行造型的铸模造型装置以及铸模造型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铸模造型装置及方法:利用升降缸的伸长动作使工作台及模型板上升,由此依次将砂箱载置于模型板上、将衬箱载置于该砂箱上并使砂箱与衬箱处于重叠状态,然后,向砂箱内及衬箱内投入填充型砂,然后,利用多个压脚(squeeze foot)压实衬箱内及砂箱内的型砂,并对铸模进行造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6-67531号公报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的结构是利用使工作台及模型板升降的升降缸来承受多个压脚的压实力,因此存在该升降缸形成为大型结构的问题。并且,由于该升降缸一般为油压缸,因此当该升降缸形成为大型结构时,存在油压泵、油压配管等油压部件也形成为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模造型装置以及铸模造型方法,能够实现使工作台以及模型板(单面模板)升降的升降缸的小型化,并且能够使该升降缸的动作所需的部件等也形成为小型化。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铸模造型装置具备:升降单元,该升降单元经由工作台而使位于砂箱的下侧的模型支座(pattern carrier)进行升降动作;砂投入单元,该砂投入单元将型砂投入到由载置于所述模型支座上的单面模板与所述砂箱形成的空间;压实单元,该压实单元从上方压实投入到所述空间的型砂;以及固定释放单元,该固定释放单元固定或释放因该压实单元而承受压实力的部分,所述固定释放单元在比所述升降单元靠上方的位置使承受所述压实力的部分处于相对于所述压实单元的基端部固定的状态。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铸模造型方法具有:将型砂填充于由单面模板与砂箱形成的空间的工序,该单面模板设置于利用升降单元并经由工作台而进行升降动作的模型支座,该砂箱位于该模型支座的上侧;对于因从上方压实该填充的型砂的压实单元而受到压实力的部分,利用将其固定或释放的固定释放单元使该部分在比所述升降单元靠上方的位置处于固定状态的工序;利用所述压实单元压实所述型砂的工序;以及使所述固定释放单元对受到所述压实力的部分进行的固定状态释放的工序。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铸模造型装置具备:安装于基台的升降缸;与该升降缸连结的工作台;模型支座,该模型支座载置单面模板、且设置有包围该单面模板的外周并上下移动的框状框架,并且向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搬入、或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搬出;砂箱搬入搬出机构,该砂箱搬入搬出机构配设于所述基台的上方,并且向所述模型支座的上方搬入砂箱、或从所述模型支座的上方搬出砂箱;砂斗,该砂斗配设于该砂箱搬入搬出机构的上方,并且向所述砂箱的上方搬入、或从所述砂箱的上方搬出;压实单元,该压实单元配设于所述砂箱搬入搬出机构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砂斗交替地向所述砂箱的上方被搬入、或从所述砂箱的上方搬出;在所述砂箱的上方配设成能够升降的衬箱;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模型支座,并且进行所述模型支座与所述砂箱搬入搬出机构中的框架部的定位;以及楔打入单元,该楔打入单元安装于所述框架部,并且在利用所述定位部件进行了所述模型支座与所述框架部的定位的状态下将楔打入到所述模型支座。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铸模造型方法具有:将载置单面模板、且设置有包围该单面模板的外周并进行上下移动的框状框架的模型支座搬入到工作台上方,并且将砂箱搬入到砂斗及衬箱与该模型支座之间的位置的工序;使所述框状框架的上表面处于比所述单面模板的分型面突出的状态的工序;使所述模型支座上升从而由所述砂斗、衬箱、砂箱、框状框架以及单面模板形成造型空间的工序;经由砂填充用喷嘴而将型砂填充于该造型空间的工序;使所述模型支座下降直到在所述砂斗与衬箱之间确保间隙的位置为止的工序;从所述衬箱的上方搬出所述砂斗,并向所述衬箱的上方搬入压实单元的工序;使所述模型支座上升,并利用固定于所述模型支座的定位部件来进行所述模型支座与砂箱搬入搬出机构的框架部的定位的工序;在进行了所述模型支座与所述框架部进行定位后的状态下将楔打入到所述模型支座的工序;使所述压实单元的压实部件下降而对所述型砂进行一次压实的工序;一边使所述框状框架下降一边使所述压实部件下降,并对所述型砂进行二次压实的工序;使所述压实部件上升的工序;使所述框状框架上升而进行脱模的工序;从所述模型支座拔出所述楔的工序;使所述模型支座下降的工序;以及从所述衬箱的上方搬出所述压实单元,并向所述衬箱的上方搬入所述砂斗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4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