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组织牵拉的系统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53804.8 | 申请日: | 201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J·R·贾斯蒂斯;S·W·小奥尔森;H·H·特里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M29/00;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洪;李丹丹 |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组织 牵拉 系统 方法 | ||
背景技术
本申请涉及用于进行组织牵拉以便于在患者体内进行诸如最小侵入外科手术之类手术的系统和方法。
用于位于体内病理学的常规外科手术会对中间组织造成显著损伤。这些手术通常需要长切口、大量的肌肉剥离、长期的组织牵拉、组织的去神经和血管离断。这些手术会需要数小时的手术室时间,且由于外科手术期间组织的破坏需要数周的术后康复时间。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侵入手术致使永久的伤疤和比外科介入的疼痛更剧烈的疼痛。
经皮手术的发展在缩短康复时间和术后疼痛方面产生了显著改进,因为其需要的组织、诸如肌肉组织的剖切最少。例如,最少侵入外科技术对于脊椎和神经外科应用来说是理想的,因为需要触及体内的某些部位且有损坏至关重要中间组织的风险。但是,这些最小侵入外科技术可能仍然造成所牵拉组织的损坏。因此,尽管最小侵入外科手术的发展正沿着正确方向迈进,但仍然需要最小侵入外科器件和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非限制性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患者体内经皮手术的牵拉器系统,该牵拉器系统包括第一牵拉器部分和第二牵拉器部分,该第一牵拉器部分包括能在切口内定位的近端和远端,该第二牵拉器部分包括能在切口内与第一牵拉器部分相对定位的近端和远端。该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致动件和控制器,该至少一个致动件可操作以向第一牵拉器部分和第二牵拉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提供第一摆动,该控制器与至少一个致动件通信。该至少一个致动件响应于控制器以使第一牵拉器部分和第二牵拉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考虑不同的形式和应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是用于患者体内经皮手术的独特系统。其它实施例包括涉及牵拉器的独特方法、系统、装置、套件、组件、设备和/或牵拉器装置。
从在此提供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形式、特征、方面、优点、目的和优势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牵拉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牵拉器系统的局部分解平面图。
图3是图1的牵拉器系统的立体图,示出枢转的牵拉器部分和牵拉器部分的摆动。
图4是一替代实施例牵拉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5是另一替代实施例牵拉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6是又一替代实施例牵拉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7A和7B是图6的系统的牵拉器部分之一分别处于未扩展构造和扩展构造的剖视图。
图8是图7A和7B所示牵拉器部分处于扩展构造的替代、局部剖切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促进对本发明原理的理解,现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且具体的表达用于描述这些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并不由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文描述的装置和所述方法的任何这样的改变和进一步修改,和本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原理的这样的进一步应用的考虑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正常的。
提供用于进行包括脊椎手术在内的经皮手术的器械和方法,其包括诸如椎板切开术、椎板切除术、椎间孔切开术(foramenotomy)、椎骨关节面切除术、椎间盘切除术、椎体间融合术、脊椎核和盘置换术的一种或多种技术以及包括例如板、杆和骨配合固定件的植入物插入。这种手术通过穿过由包括牵拉器的牵拉器系统提供的穿过患者皮肤和组织的作业通道或通路来进行。牵拉器作业端处外科部位的观察可用安装在牵拉器上、定位在牵拉器上方、定位在身体内其它入口内的观察器械和/或通过诸如侧向荧光透视法的观察系统来实现。牵拉器可就地移动以增加作业通道的大小,从而便于触及牵拉器远端的作业空间,同时使对牵拉器周围组织的损伤最小。在一种形式中,至少一个致动件提供给牵拉器系统并可操作以使牵拉器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相对于周围组织和皮肤摆动,但也可提供用于提供牵拉器相对于周围组织和皮肤的摆动的其它形式。牵拉器可用于对脊椎以及脊椎旁的其它区域的任何外科接近,包括前部、后部、后部中线、侧部、后侧向和/或前侧向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3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短线腔的相干组束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 下一篇:模组化应用灯具结构





